第556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068 字 2022-10-20

而他久在京师,总也有些名声,来历什么的都瞒不了人,同僚稍微一打听,就都知道这位新晋的张大人有一位了不得的姨表兄弟,于是乎,有些人就亲近了上来,而他也不是什么迂腐过了头的,与同僚相处,既不谦卑,也不倨傲,加之本人才干也是有的,一段日子下来,很是在同僚里面有了些名声。

这般一来,日子自然好过的紧了,而对于这个表弟,也是满心的感激,此时也是有些好笑,心道,这位表弟已到了如此地位,对这些事情却还是懵懵懂懂,也真是个异数了,难道就不知道,家族大事和宦途可是紧密关联,不容有失的道理吗?

满屋子的人,除了他和张世文兄弟两个,没一个官身,但能清楚的知道眼前这位表弟在朝廷中的分量的也就他一个,那可不是什么大将军,但也差不离了,离统领千军万马,独当一面的大将军也只是一步之遥了,这意义和平常百姓口中的大将军的意思可是完全不一样的。

不过这次回来,也许过不了多少日子,就应该能堂而皇之的被称之为赵大将军了吧?以这样的权势,对于这位表弟来说,也许族中那点事情也确实可以算作是小事了吧?

连续自问了两句,再瞅瞅赵石年轻的面庞,心里也是一声叹息,自己个儿真是白活了这么多年,最终却还是因人成事,真真让人羞惭无地……

心里虽是颇多感慨,但说起话来却是条理清晰,聊聊几句,便为赵石解释清楚了巩义县那里的举动,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意味着什么,也就是他,别看一大屋子人,能敏感的抓住问题关键的是一个也没有。

赵石这下才算大略明白了其中关节,家族这个词在他心里也渐渐清晰了起来,来自于后世,经过各种革命运动的洗礼,华夏大地上的古老家族几乎被一扫而空,无论好坏,都被毫不留情的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中去了,所以即便是赵石在这个时代呆的日子依然不短,但在看待一些事情上,还是难免有些这样那样的偏差,经张世杰一解释,才回过味儿来。

石头娘也确实没看错自己这儿子,赵石可一点都不小气,听明白之后,只略一思索,想起前几日见了皇帝,还满口都说的是什么田亩税赋之事,这下可好,一转头儿的功夫,自家这里也要成巩义县数一数二的大地主了。

他想的是一点没错,本来在他名下的田产就已不少,再立下公田,虽说不再属于他私人名下,但土地估计却要扩大不少,而且借着他的名头,族中田地却再不用交税了,正是典型的土地兼并的先兆,可想而知的,巩义赵氏一族,之后族中土地这会增加不会减少,照这么下去,将来巩义县第一大地主的位置想跑都跑不掉的。

他这心里自然而然的生出不以为然来,想想若自家儿子孙子的成了混吃等死的一群废物,立马就觉着一阵的不舒服。

但他见石头娘兴致极高,显见这事对于老太太来说,用意义非凡来说,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这里还能说什么?

将手一摆,道了一句,反正巩义县那些田产什么的也没专人打理,不如这样,给姐姐一家些,商延祖是外姓,又是猎户,名下没什么土地,也从中拿些,再留下百亩良田,给妹妹做嫁妆。

若是岳父和姨丈不嫌弃,从中间挑好的也匀出来两份儿,其余嘛,不如都归到公田里面,由族中派人管起来,也少操些心不是?

赵狗子立马如释重负,但随即就是又惊又喜,惊的是,那许多田地就这么轻飘飘一句都归公了?他都替赵石心疼,喜的却是赵石到底没忘了他姐姐和姐夫……

其他人也不免都吃了一惊,都不是外人,赵石在巩义县那边的田产到底有多少,几个人大抵还是清楚的,那可不是一两百亩的事情,这……这可是好大的气魄……

石头娘也有些心疼,他可没想到儿子一张嘴,就把家底都送出去了,这大手大脚的小畜生,心里骂了一句,但转念想到城南那处庄子,心气儿也就平了,那庄子她可是去了不只一趟,还在那里常住了一段日子,还有几处泉眼,真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去处,满眼都是肥的流油的良田,抬眼望去,几座山林也是自家私产,那种满足感,可非是外人能体会的了的,想到这个,旁的也就放下了,好歹还姓赵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