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1999 字 2022-10-20

这时李师雄的名字传入耳际,他想到的却是和尚的死讯还没有告诉他,转念一想,也就放了下来,人死如灯灭,又何必让活人烦恼?

景帝李玄谨此时也是心情大好,抚掌笑了几声,微微摆手道:“都说经一事而长一智,但知易行难,律己更是不易,虽是趣事,又有些……但能从中得益,这才是难能可贵之处,你退下吧,以后用心做事,用心为官,只要做到不亏于心,也就不用怕其他什么……”

徐郎中这时却是高兴的眼眶微红,半晌才道:“谢陛下教诲,臣定谨记于心,不敢或忘……”

“下一位该是谁了?”李玄谨兴致高昂,眼睛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对于这些平日讲究正身正己,威严持礼的大臣们能有什么尴尬的趣事却是更为的期待,如不是身为帝王,时刻都要保持着自己的威严和君王气度,这个时候估计脸上已经乐开了花儿的,不过此时却也是在心里大赞自己英明,这个赵石果然如自己所说,很有些奇思妙想,这等有趣之事还真亏他想的出来。

既然已经有人抢先,还得了好处,众人都是官场沉浮日久之人,自然知道方才这位郎中大人算是得了大大的彩头,日后升迁已在预料之中了,心中好笑之余,却是用心思索起什么事算得上尴尬,却又能发人警醒了。

这时杨感微微躬身,清朗中带着些慵懒的声音响起,“老臣想好了一首新词,请陛下,诸位大人品评。”

景帝李玄谨虚扶了一下,喜道:“谁不知杨爱卿文章华美,浑然天成,心中更有千般锦绣,诗词冠于朝野,快快吟来,让朕听听。”

众人也都不自禁竖起了耳朵,杨感早年,文声鹊起之时,当真可谓是惊采绝艳,大秦不作第二人想的,如今为政日久,却是少有诗词传诸于外了,今日御前赋词,能与闻其间,何其幸也?

不想这时却有人笑道:“杨相且慢。”

众人看去,却是兵部尚书李承乾,他笑着先是躬身一礼,接着才又笑道:“杨相之文名我等尽知,有杨相珠玉在前,我等岂不是都羞于献拙,未战而败了吗?”

他这话看似恭维,又合情合理,但在场诸人哪个不是精明到骨子里的人物儿,枢密院与兵部之争向来曲折琐碎,以往杨感德高望重,坐镇枢密,兵部很难争锋,但如今心新皇登基,气象不同,杨感又已年迈,精力大不如前,有同门下平章事的重任在肩,枢密院的许多事便也无力顾及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位老相爷即便是荣宠不衰,过上个几年,也该是退位让贤的时候了,再加上如今兵部尚书李承乾是皇帝宠臣,摆出这么一副模样出来,并不只是想显示一下自己的地位,而是要在说,兵部如今和枢密院的份量已经等同。

本来还很轻松的气氛,一下便沉默了下来,景帝李玄谨的脸色却也不见异样,更增诸人联想,这一刻,所有人的呼吸都好像变细了许多,也许这时只要皇帝一句话,以后朝堂上将又是另一番局面的了。

那边参知政事,兼任户部尚书的李圃却是脸色阴沉了下来,他和杨感同殿为臣已有多年,佩服杨感才干为人的同时,也很是看不惯李承乾这难看的吃相,微微动了一下脚步,就想上前说话。

但此时杨感眼光波动了一下,之后却只剩下了云淡风轻之色,微笑道:“陛下,老臣老了,到真是不如李大人想的周到,不过老臣这些年已经疏于文事,却当不得李大人盛赞的,也罢,老臣就再想想,若是输了,有什么事才是老臣这一辈子最觉难以启齿的……”

这算是退了一步,众人总算将一口气呼出,不过心中却都多了一份儿心事,这之后,若是老相爷真的老了,这朝堂之上,该如何应对?李承乾功利之心虽是急了些,但却并不能引起所有人的反感,毕竟官场之上,可不是非敌即友那么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