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页

将血[校对版] 河边草 2317 字 2022-10-20

他们和北边的蒙古乃蛮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蒙古人相互攻伐,他们大多也参与其中,到得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鞑靼人干脆便成了蒙古人的一支,不分彼此了的。

如今的鞑靼部族正处在金国的残酷压榨之下,征兵,重税等等,让长城内外的鞑靼部族生存日渐艰难,叛乱和内斗时有发生,甚至有的鞑靼部落偷着西迁,进入西夏人的疆界,和成为西夏和金国连年交战的一个很不错的借口。

由于生存困难,人口又渐渐增多,于是,通过一些秘密的接触和交往,用毛皮,战马等东西换取盐巴,铁器等物品的交易便盛行了起来,这也缓和了吕梁山中盗匪的生存环境。

这些内幕梁世义知道一些,但以忠义社如今败落的情形,这些事情也没他们插手的余地,所以知道的也是有限的紧。

赵石并不熟悉历史,更何况金朝统治时期的历史反复而庞杂,便是专修历史的一些人也对此时的许多情况糊里糊涂,何况是他了。

但来自后世,眼光却还是有的,吕梁山内盗匪如毛,但出产却不丰饶,这些寨子如何生存?借助于周边的环境,垄断一些商业贸易,在后世有个不错的称呼,也就是“走私”,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让赵石感到惊奇。

一个说的认真,不敢有半点隐瞒,一个则是听得分外仔细,当梁世义嘴干舌燥的停住了话头的时候,已是日暮时分,军营中点起了篝火,炊烟顺着帐篷的缝隙传了进来,静静的飘散在帐篷中,其中夹杂着食物的香气,梁世义嗅了嗅鼻子,不由暗自狠狠咽了一口唾沫,今日为在晚饭之前赶回军营,那些秦军一天都没怎么好好的停下来填肚子,连累的梁世义也是饥肠辘辘的,方才又出了一身的冷汗,再闻到香气,这时更觉前心贴了后背一般的难受。

不过在眼前这位给他极大压迫之感的大秦将军面前,他实在不敢有半分松懈以及放肆之处,这恐怕就是别人嘴里所说的什么官威了吧?还真他娘让人难受。

赵石静静的站在那里,他生性谨慎,但一旦行事却又是果决异常,这是前世的经历给他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印记,但越是如此,越是衬托出他一个缺点,那便是少有大局观念,一切都以眼前之事为准,说是眼光短浅虽然有些过头,但却也就是这么个意思。

当初袭杀曾度就可以看的出来的,之后到得长安,经历渐多,有所改观,但这个毛病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过来的,再一个,想要有大局观,必得诸多信息支持,他还没到那个位置,自然也就少了这些想头儿。

历史之上到不是没有一些惊采绝艳之人物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枯坐一地,却能纵观天下,顺势而为,成就功业的例子,但赵石却非是这样的人物儿,找上梁世义的忠义社,多数却是灵光一闪,要说明确的目的嘛,到是以为京兆军留条后路的意思居多了。

听梁世义说了这许多,心思翻涌,却有些茫然,心底里倒是觉得这些盗匪若是用的好了便是绝大助力,但细心一想,这些盗匪又疏无用处,不像是李匪,虽然身处千里之远,还能不断联系,互相交易,而这些吕梁山盗匪,一旦大军回转,隔着一条黄河,别说互通声息了,互通声息有什么好处?便是对自己的好处都没想出一个来,还谈什么其他?

和任何一个来自后世的人一样,功利的想法在赵石心中盘旋,至于什么民族大义,也许有人会讲,但瞅瞅眼前的梁世义,赵石可不认为这些山匪还会存着大家都是汉人,理应在一个战壕里的想法,若是那样的话,他不介意将女真人和汉人之间的仇恨夸大十倍百倍说出来。

没有合作的基础,没有合作的目的,他还没有那么狂妄,想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将吕梁山内的盗匪变成自己的下属,那么眼前这个人能帮上他什么呢?

心思烦乱,语气便也透着一股阴沉,“那你能帮我什么呢?”

梁世义听了,心里一凉,不知哪里惹了这位将军不高兴,语气阴沉如许,哪敢有半点迟疑,“将军……小人虽然不成器,但还是有些门路的,听说……听说南边缺马……大秦应该也差不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