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页

从1855年4月上旬开始,帝国陆军第15集团军和第16集团军,以及两个西班牙步兵军在东线展开了对法军的猛攻。帝国陆军第16集团军仅仅留下了两个步兵军防御北面的法军,其余的部队,全部投入到了对法军的进攻中。

面对帝国陆军的猛烈进攻,法军的抵抗显得很脆弱。不少的法军士兵,一枪未发就扔掉了武器,举起双手向中西联军投降了。

对于他们来说,向中西联军投降,捡回一条性命,这或许是最好的选择。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使得中西联军的战俘营,开始不断的扩大。

4月12日,法军东线指挥官朗东伯爵,率领残存的法军向中西联军投降。自此,法军东线的八十万人,近乎被中西联军全歼。其中,被中西联军俘虏的人就超过了四十万。

东线法军的投降,加剧了英法联军的投降。面对中西联军的猛烈进攻,巴拉杰·迪里埃伯爵也早就知道,英法联军彻底的完了。尽管,远在巴黎的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和陆军大臣a·j·圣阿尔诺下令,要求他率军战斗到底,为法国准备更多的军队和构建比利牛斯山脉防线争取时间。

但是,巴拉杰·迪里埃伯爵还是下令投降了。毕竟,在士气低迷,缺乏武器弹药和粮食药品的情况下,英法联军已经无法阻挡中西联军的进攻了。中西联军的每一次进攻,都是在屠杀英法联军的官兵。继续抵抗下去的话,等待他们的唯一结果,估计就是被全部歼灭。为了大多数人的性命,巴拉杰·迪里埃伯爵违抗了巴黎方面的命令。

巴拉杰·迪里埃伯爵下令投降之后,伊比利亚半岛战役结束。在这一场战役当中,中西联军一共歼灭了英法联军超过两百万人。其中,单单是俘虏的英法联军的官兵就多达一百二十万人左右。另外还有一些英法联军的官兵选择翻越比利牛斯山脉的时候,葬身在了崇山峻岭之中。

第1131章 最后的挣扎

对于冬季的寒冷,人们总是盼望温暖的春天能够早日到来。但是,现在的美国人,似乎一点都不希望春天的到来。因为寒冬的降临,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陆军第3集团军和第11集团军,以及西班牙陆军不得不停止了对美国的进攻。使得美国有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是,随着天气的转暖,中国陆军和西班牙陆军的进攻似乎也很快就要开始了。休整了一个冬天之后,无论是中国陆军还是西班牙陆军,战力都恢复到了鼎盛时期。中国陆军北美战区指挥官古赟中将,更是喊出了三个月内彻底灭亡美国的口号。

尽管,美国也利用这几个月的时间,拼命的扩充了军队。使得美国陆军的总兵力保持在一百七十万人左右。如此庞大的兵力,几乎已经是中国陆军和西班牙陆军加起来的两倍了。但是,即便是美国陆军的高层,也不认为他们能够打败中西联军的。

这一百七十万人的军队,其中一百万是刚刚从新兵营内走出的老弱病残。早在去年的时候,美国就已经算是了上百万的精锐部队了。剩余的部队,几乎都是乌合之众组成的。特别是最新补充的一百万军队,其中不少都是小孩或者白发苍苍的老人。甚至一些童子军,还没有步枪高。指望这样的军队去打败强大的中国陆军,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美国遇到的难题,还不止于此。英国海军的惨败,使得整个大西洋都落入了中国海军的掌控制造了。美国和英国之间的海上运输线,也被彻底的切断了。失去了英国的支持之后,美国武器装备和财力行的缺口都非常的大,想要继续对抗中西联军,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可以说,现在的美国,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如果这一战再输掉的话,那美国恐怕就真的会灭亡了。美国建国到现在,也才几十年的时间而已。这使得美国缺乏欧洲老牌强国的底蕴。虽然他们的工业实力一度非常的强大,但是却无法转变为战争实力。以至于在战场上一败再败。

华盛顿的白宫外面,挤满了从全美各地赶来抗议政府的人。他们很多人都是自己的家乡沦陷之后,不得不向东部逃亡的人。他们失去了财产,亲人也在战争当中丧命,现在连食物都没有,这使得他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要不是白宫的守卫直接架起了重机枪威慑的话,说不定那些人都会直接冲进白宫,将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等人直接撕成碎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