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页

“将军,赶快撤退吧!中国人已经打到了我们的指挥部附近了,再不走的话,就来不及了!”一名低级军官劝说道。因为防线被突破之后,防御的俄军很多都选择了撤退。他们发现,根本就无法阻止帝国陆军的进攻,在武装到了牙齿的帝国陆军的面前,他们的防御显得是那么的脆弱,就如同少女的处女膜一样,轻轻一捅就会破掉。

俄军现在的形势,完全可以用兵败如山倒来形容。帝国陆军集中了4个步兵军来攻击俄军的防线,根本就不是俄军这东拼西凑的五万断后部队能够抵挡得了的。

战斗仅仅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就结束了,断后的俄军,全线溃败。五万余人,被打死的不到一万人。剩余的四万人,有两万人被帝国陆军俘虏。剩余的人,都没命似的逃跑了。俄军的指挥官布留斯中将,则没有逃跑。在俄军的防线被突破的时候,他选择了吞枪自杀。既然他无法完成伊凡·帕斯科维奇元帅交给他的任务,那么,他只有选择结束他自己的生命,来维护他的荣耀。

俄军的断后部队被击溃之后,帝国陆军开始了对俄军的追击。接到命令的帝国骑兵,也放弃了继续西进的计划,转而东进,企图堵住俄军撤退的道路,为主力部队全歼俄军创造有利的条件。

俄国远征军司令官伊凡·帕斯科维奇元帅,率领俄军的主力狼狈的撤退。原本,他还以为布留斯中将能够给他坚持至少三天的时间,这样的话,俄军可以全力逃出近一百公里了,说不定就能够将追兵远远的甩在后面了。但是,6月25日下午,他就接到了俄军断后部队被重创,防线被中国军队突破,布留斯中将已经吞枪自杀的消息。

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伊凡·帕斯科维奇元帅整个人都愣住了,神情很是落寞。似乎有些不能够接受这个结果一样。另外,断后部队这么快就被击溃,这使得俄军的处境非常的艰难和危险。一旦追兵追赶上来的话,俄军想要安全的撤回西西伯利亚平原,那就不可能了。

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沿途的电报线路都被帝国骑兵给破坏了,他们根本就不可能将情况传递给圣彼得堡,这使得俄国无法及时为他们提供支援。从东西伯利亚前往西西伯利亚平原,路途遥远,足足上千公里。失去了后勤补给线的俄军,想要在中国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撤退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这比登台年还难。伊凡·帕斯科维奇元帅知道,这一次,俄国远征军恐怕会在劫难逃了。

俄国远征军,可是足足有六十万人啊!但是,战斗从开始到现在,也不过才三四天的时间,俄军就已经损失过半了。并且,最后的这些残余部队,也无法逃脱中国陆军的追击。一旦俄国远征军损失殆尽的话,整个俄罗斯帝国的腹地,都将暴露在帝国陆军的面前,就好像是一块完全不设防的土地一样。

6月27日,帝国骑兵对逃跑的军进行了阻击,俄军遭到了数万帝国骑兵的攻击,差一点就崩溃了。虽然守住了阵脚,但是,在帝国骑兵的袭扰之下,他们已经无法前进一步了。

当天下午,帝国陆军的主力也赶到了。因为帝国陆军各部之间可以通过无线电来联系,在骑兵侦察部队的追击下,俄军根本就不可能逃离。如果俄军分散开来,投入茫茫的林海当中的话,帝国陆军恐怕无法全部歼灭这些俄军。但是,他们选择了沿着公路撤离,这就给了帝国陆军围追堵截他们的机会了。

6月28日,帝国陆军将撤退的俄军团团包围起来。整个俄国远征军,一共分成了两个部分,通通陷入了帝国陆军的包围之中。

第767章 完胜

在帝国陆军的围追堵截中,俄军现在剩余的兵力已经不到二十万人了。这些俄军,主要分布在两个地方。一是由俄国远征军司令官伊凡·帕斯科维奇率领的主力部队,一共十二万人,这些俄军包括之前从前线撤离的十万军队,以及俄军第8步兵军撤回来的兵力,还有就是断后部队的溃兵了。他们被帝国陆军的两个骑兵军和8个步兵军,包围在了扎拉里。

另外一部,则是之前渡过安加拉河,想要从侧翼进攻帝国陆军的俄军第10步兵军和第14步兵军了。在战斗中,他们无法突破帝国陆军第5军和第8军的防线,在主力进攻也失败之后,选择了撤退。不过,他们却遭到了帝国陆军第5军和第8军的追击。在安加拉河北岸斯维尔斯克,俄军第10步兵军和第14步兵军的残余部队准备渡河,回到安加拉河以南。但是,在搭建好了浮桥之后,却遭到了帝国骑兵的两个骑兵军的阻击。同时,帝国陆军第5军和第8军也赶到了,这顿时使得俄军进退两难,不少的俄军在渡河的时候遭到了攻击,死伤惨重。这一部分俄军,剩余五万多人。

帝国陆军的另外两个步兵军,则充当预备队,一旦俄军准备突围的话,他们将负责对俄军进行攻击,确保俄军无法逃离。仗打到这一步,帝国陆军实际上已经取得了胜利了。六十万俄国援军,最后剩余的部队,只有十七八万了。而帝国陆军的损失,还不到两万人而已。如此悬殊的战损比率,无疑证明了中俄两国陆军之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