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页

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原本是东罗马帝国的首都。但是,在1453年,这座欧洲著名的城市被奥斯曼人攻陷,东罗马也随即灭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以强大的武力,打的整个欧洲各国焦头烂额。君士坦丁堡也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成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首都。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逐渐的开始衰败了。特别是在火器出现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骑士们手中的弯刀,已经不再是无敌的了,这更是进一步的加快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衰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现任苏丹是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他从1839年7月2日开始,统治这个日渐衰落的帝国。和他的父亲马哈茂德二世一样,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也是一个主张改革的君主。他刚刚继位的时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面临严峻的危机,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的军队在尼济普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队,并且开始向亚历山大港进军,为了保住亚历山大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调集了军队驰援艾哈迈德·费夫齐·帕夏。最终,在欧洲势力的介入下,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被迫妥协,奥斯曼帝国免于受到进一步攻击,并重新占据叙利亚、黎巴嫩及巴勒斯坦。

为了履行父亲的遗志,阿卜杜拉·迈吉德一世马上着手推行改革。1839年11月颁布的法令哈特·艾·沙里夫,又称坦志麦特化曼尼,落实了改革的实施。改革使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始逐渐的恢复实力。当然,现在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依旧是当之无愧的西亚病夫。

中英法西四国在巴黎组建运河开发公司,并且欧洲列强都为之闻风而动,希望能够加入运河开发公司的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不可能不知道。但是,在运河开发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却被中英法西四国给无视了。运河开发公司中,有百分之五的股份是属于埃及的,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一分都没有。这样的结果,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阶层大为不满。

“那些该死的异教徒,他们在奥斯曼帝国的土地上开凿运河,却不经过主人的允许,甚至不给主人似乎的补偿,他们实在是太过分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犹如一头愤怒的狮子一样,在伊斯坦布尔的皇宫内咆哮着。

“苏丹陛下,我想我们应该马上同中英法西四国谈判,明确的让他们知道,埃及是帝国的领土,帝国允许他们在埃及开凿运河。但是,他们需要让帝国获得运河开发公司的股份,至少要百分之十才行!”穆斯塔法·雷斯特·帕夏说道。

“百分之十?这会不会太少了?”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皱着眉头说道。

“苏丹陛下,百分之十已经不少了。即便是有中华帝国支持的西班牙王国,也只获得了百分之十的股份而已。对于耗资数千万英镑的运河来说,即便是百分之十的股份,那也意味着是一笔几百万英镑的财富了。并且,等到运河开凿通之后,还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福阿德·帕夏说道。

“嗯!好吧,让我们驻巴黎的大使和运河开发公司谈判,必须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帝国百分之十的股份,否则的话,他们别想在帝国的领土上开凿运河!”阿卜杜勒·迈吉德说道。既然百分之十的股份已经不算少了,那么,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也勉强可以接受了。

第553章 运河开凿权

1846年2月4日,运河公司的代表们,抵达了亚历山大港。包括中华帝国驻法国大使郭明全,法国外交大臣莫莱伯爵,英国驻法国大使波尔克爵士和西班牙王国驻法国大使费尔南子爵。这一次,他们是乘坐法国海军派遣的军舰前往埃及的。这三艘军舰,都是法国海军现役的最强大的军舰,是从中华帝国进口的‘夏级’巡洋舰仿制的,性能和‘夏级’巡洋舰相当。

埃及总督默罕默德·阿里的孙子默罕默德·阿拔斯到港口迎接。几艘巨大的战舰,给了阿拔斯极大的震撼。埃及自己的海军,早在1827年的时候就覆灭了。

1827年穆罕默德·阿里派他的儿子易卜拉欣带领他的新军帮助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在希腊独立战争中对付希腊。他还花巨资建立了一支海军,但这支海军也导致了他与马哈茂德二世之间的决裂。当时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均支持希腊独立。它们向希腊派驻了一支强大的联合舰队部署在诺瓦里诺湾等候奥斯曼帝国的舰队。阿里认识到他的海军力量无法战胜这支联合欧洲舰队,因此请求苏丹在奥地利的调和下承认希腊的独立,签署和平条约。但是马哈茂德二世不肯放弃这么多的领土,他坚持欧洲联合舰队只不过是骗人的。阿里非常勉强地下令他的舰队与欧洲舰队交战。在1827年10月20日的诺瓦里诺海战中阿里的舰队在数小时内就被摧毁。这是穆罕默德·阿里最后一次大规模地为苏丹派兵效力。随后,默罕默德·阿里建立了一支新舰队。只不过,这支新舰队很快也覆灭了。

1839年由于穆罕默德·阿里对叙利亚获得的部分自主权不满,因此又开始对奥斯曼帝国苏丹动兵。当马哈茂德二世的军队到达叙利亚边境时易卜拉欣于6月24日在尚利乌尔法附近的尼西比斯对奥斯曼军队进攻并再次击败奥斯曼军队。君士坦丁堡又一次处于易卜拉欣军队的直接威胁之下。马哈茂德二世几乎在战役后就死了,他16岁的儿子阿卜杜勒·迈吉德继位。此时阿里与他的儿子易卜拉欣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易卜拉欣建议进攻君士坦丁堡,自称苏丹。阿里则只提出众多领土要求,以及他自己和他的家庭的政治自主权。1840年7月15日英国、奥地利、俄罗斯和普鲁士达成伦敦协议,保障阿里对埃及的世袭统治,以及他终身对阿卡的管理,但是要求他的军队从叙利亚的后方和黎巴嫩山的海岸地区撤出。阿里拒绝这些要求。尽管法国反对,欧洲列强在数星期后组织了一支军事远征军。英国海军和奥地利海军封锁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1840年9月11日炮轰贝鲁特,1840年11月3日阿卡投降后阿里表示同意伦敦协议的条款,放弃了对克里特和汉志的统治,缩小海军,将陆军缩小到18万人,作为代价他的后代在埃及享受世袭统治权。这是奥斯曼帝国的总督前所未有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