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页

盛唐风月[校对版] 府天 2501 字 2022-10-20

耶律泥礼正在这么想着,只听排山倒海一般的欢呼声从四面八方响起,他甚至不用伸出脖子去看,就知道是安禄山的帅旗已经动了。果然,倏忽间就只听马蹄声阵阵,显然是大军就此开拔。那一刻,他在沉吟再三后,终于对四周围的随从低声下了命令。

等到打下第一座城池后,就伺机脱队离开!

安禄山亲自来到蓟州渔阳誓师,至于幽州这边,他则是全权委托给了史思明。史思明的誓师却要简单明了得多,几个杀字,几个赏字,几颗血淋淋的首级,几箱子让人眼花缭乱的金珠,成功就撩拨起了将卒们心中最原始的冲动。自古燕赵多勇士,民间暂且不论,被安禄山养了这么多年的将卒们,对主帅的命令除了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服从意识,隐隐还有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意识。

因此,当史思明跨上马背,抽刀直指西面,高喝了一个杀字之后,数万兵马应和的杀声震耳欲聋,直叫城中早已闭门的百姓们心惊胆战。

范阳节度使府后院,被软禁了好些天的薛朝在这阵阵杀声中放下了笔,随即轻轻揉了揉手腕,摘下面具深深叹了一口气。他不用看就知道,伺候在身边的从者只要目光一接触到他的脸,就会不自觉地把视线投往别处,显然一张狰狞可怖的脸是很有好处的,只不过这些天一直贴在脸上着实难受。当然,这也是因为他拿出了足够的干货来,安禄山又急于造反,这才让他成功蒙混过了这一关,现如今大军这么一出征,说不定安禄山会带上他。

他真想跟着族主东征西讨,而不是做这种事,可谁让他姓薛?一张族谱倒背如流?他当初想不通为什么还要救下安禄山的妻儿,还是罗盈对他解释的。

能够用暂时不杀安家母子和刘骆谷那几个人,再给他一个合适的旗号,换取安禄山在行军过程中少点阻力少杀点人,不论怎么说都是划算的!

第1126章 兵分两路

安禄山出兵了!

自从杜士仪对安北大都护府的文武们捅破了安禄山打算造反这一层窗户纸之后,整个安北大都护府就如同精密的机器一般,每一个轴承,每一个齿轮就立刻运转了起来。从粮秣储备,到兵器保养,到战马坐骑的养护,一切准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武各司其职。因此,当不眠不休的信使一个个接力,将安禄山出兵的消息带到了安北牙帐城之后,杜士仪忍不住重重一巴掌拍在了案头,心中百感交集。

他不是没有过将这场大乱摁下去的念头,否则当初正好因为辅佐信安王李祎出征契丹而留守幽州时,他也不会让人去寻访安禄山的下落,更不会在张守珪下台前夕,阴了安禄山一把,可那个如今大腹便便的安胖子总是能够巧妙避过这些劫数,依旧青云直上。当然,如果他肯用暗中行刺那最后一招,也许可能把这样一个挑起大乱的角色一举击杀,可这样就能把眼下这看似盛世的大唐长长久久维持下去?

达官显贵只知道饱食终日寻欢作乐,忠臣良将全都被打发到了穷山恶水,留下的或是灵巧善媚之辈,或是平庸无能之人。最重要的是,李隆基不但只知道听那些英明神武的阿谀奉承,而且疑忌之心越来越重,想当初李瑛兄弟三人已经足够小心翼翼地救了君父一场,下场却是子虚乌有的谋反作乱,险些连命都丢了,他还不是几乎遭殃?可李唐皇室维持了上百年,还没有彻底失去民心,他针对皇族的舆论攻势时间还不够长,因为这种攻势不可能太早。

想着这些,他便高声叫道:“来人,召集文武,节堂议事!”

节堂议事公布了那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之后,杜士仪便命武将们各自归去整顿军伍,文官们回去准备一系列出征事宜,午后时分在大校场中集阅。当他在高台上,再次对所有士卒们公布了这一消息之后,一时群情激愤,人人请战。在这一片哗然之中,杜士仪方才开始总动员。

安北牙帐城能够屹立在漠北来之不易,经历了此前的围城一役,他自然不可能把所有兵马都带走,因此他在李光弼和仆固怀恩中间,选择了李光弼率军一万留守,仆固怀恩领军两万随同出征。至于剩下的兵马,则是分散在东西北三处分别守御,以备各部闻听安北牙帐城空虚后有什么不轨举动。

而在出兵之前,王容和张兴一行人早已经在牙兵的周密保护之下,悄然前往同罗牙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