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页

盛唐风月[校对版] 府天 2571 字 2022-10-20

“来了?”见妻子进门,杜士仪便欣然站起身来,“审出个子丑寅卯了吗?是不是蕙娘和幼麟联手出的主意,又撺掇了他们阿兄?”

“说得就好像是你亲眼看见亲耳听见似的!”王容见杜士仪没事人似的,不禁忧心忡忡,“外头那么多议论,万一被人利用……”

“当年赫赫有名的房玄龄,妻子还有明饮鸩酒,实为喝醋的美谈,如今我家儿女为了父母能够团圆,出此下策,顶多只是一桩口舌官司而已,我既然自曝其短,别人还能如何?”杜士仪微微一笑,随即把妻子揽在了怀里,“还是他们提醒了我,还可以用这么一招。我都已经请辞了朔方河东二节度,如今请求把夫人带去任上,以便照顾,难不成陛下连这么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成全我?”

正如同杜家这场风波似的,对于外界那些传言,自然有的是人留心。可杜士仪抢在有心人发难之前,一道奏疏递上去替儿女请罪,直说是他们担心身在漠北的父亲,希望母亲能够随侍照应父亲起居,请天子宽宥他们年轻不懂事。临到末了,他方才隐晦地暗示,自己和妻子的婚事乃是出自上裁,多年琴瑟和谐,如今分别多年,一年难得见上一面,实在是思念十分,甚至还在奏疏末尾附了一首闺怨诗。

当高力士把奏疏转呈天子,又添油加醋地说奏疏上仿佛有墨迹晕染开的迹象,分明暗示杜士仪竟是洒泪拟奏疏时,李隆基登时又好气又好笑:“朕还是第一次知道,杜君礼他竟然还是个情种!好吧,当年他的婚事是朕主张的,如今他既然口口声声少年夫妻老来伴,朕就准了他,再给他个好处,这次他就等到他那幼子成婚之后,再带着他那夫人启程回安北大都护府!”

看在杜士仪能够知机地请辞河东朔方二节度的份上,这么点小事他就不计较了!

天子金口玉言,高力士立刻把这话散布了出去,那些只不过刚刚蠢蠢欲动的小心思立刻被打压了下去。当消息被送到杜宅之时,寝堂中跪了大半天,腰酸腿软的杜仙蕙顿时高兴地欢呼了一声,紧跟着便瘫软在了弟弟怀里。见杜幼麟同样高兴得眼泪都出来了,她便没好气地在弟弟额头上戳了戳。

“这么值得高兴的事情,你哭什么啊!阿兄,你说对不对!”

“对,对!”杜广元连着附和了两个字,紧跟着便喜笑颜开道,“这次多亏了你们的好主意,否则阿娘还不知道要在长安苦守多久!不过,还是幼麟运气最好,我们成婚的时候,阿爷可都没赶上!”

第1061章 听壁角的长辈们

卢鸿已故,当年红红火火的嵩山悬练峰卢氏草堂即便还谈不上人去楼空,可最鼎盛时期的景象早已不再。宋慎并非出身显赫的名士,由他接掌草堂,能够定心留下来继续精研学问的,大多都是出身贫寒,心志坚毅,而又并不在乎名头的学子,其余人多半都已经散去。所以,当他亲自来长安为女儿送嫁时,不无愧疚地提到,如今草堂中只剩下了不到五十人时,杜士仪并没有任何意外。

“卢师昔日弟子众多,有人是冲着他的学问,但更多人是冲着他的名气,哪怕科场无成,自称卢氏草堂弟子,回乡博一个州县礼敬,人人争相聘请为师长,那可是轻松至极的事。现如今盛况不再,二师兄反而可以静下心来好好把草堂经营下去。”说到这里,面露歉意的反而成了杜士仪,“倒是此次婚事,我这个做父亲的虽然能够留下来亲自主持,可终究不能耽搁太久,一应准备都匆忙得很,恐怕要委屈未来的儿媳了。”

“排场越小越好,我又不在乎这个。”宋慎进京是按照之前定下的婚期,却没想到杜士仪还在,更没料到他已经请辞了朔方河东二节度。他不入官场,却也看到了这些年长安城中那一场场将众多公卿贵戚连根拔起的风暴,虽然对杜幼麟这个未来女婿没有任何不满意,可仍是难免担心。只不过此时此刻当着杜士仪的面,他到了嘴边的话还是没有说出来。

因为杜士仪不能在长安耽搁太久,原本定好的良辰吉日一下子往前挪了二十几日,幸好一应准备都在去年就开始做了起来,如今杜宅上上下下手忙脚乱了一阵子,总算是堪堪赶上了。当喜帖顺利发出去的时候,杜士仪便半开玩笑半当真地对家人说道:“听说当年李适之罢相,他儿子在家设宴待客,结果下了帖子的宾客一个都没来,全都被李林甫的凶威给吓住了。却不知道这次我杜家娶妇如何。”

和当初韦坚皇甫惟明倒台,李适之被吓破了胆子慌忙辞相不同,杜士仪如今虽是辞了河东朔方二节度使,可天子却准了他的奏请,竟允其妻王容跟随去安北牙帐城,这一前一后的变化足以让有心人感到为难。毕竟官场的规矩是,不要欺人太甚。故而接到帖子的宾客之中,一口答应届时会去捧场的占绝了大多数。而固安公主把自己空关多年的公主府借了出来,作为女方宅子供宋锦溪出嫁,玉真公主亲自送了一匣道书作为添箱,这就更加引人瞩目了。

于是,这一场明明办得仓促的婚事,竟是贺客盈门,热闹非凡。无论是作为李林甫表弟,同时又是杜士仪亲家的姜皎登门帮衬,还是身为御史大夫的裴宽,吏部侍郎的韦陟,左散骑常侍的王缙以及众多曾经和杜士仪共事过的同僚或下属,大多亲自莅临捧场。面对这样的热闹场面,对比从前李适之罢相的凄凉,哪怕有些人此前曾经生出过杜家正在走下坡路之叹,这会儿也不禁有些心头犯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