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页

由此可见这支越军特工的战斗力。

但就算是这样,这支越军特工还是没能在战前渗透进我军防线……这也是越军知道我们这个步兵连素质不弱的原因。

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幸运,我用于保护炮瞄雷达的直接部队是战术连而不是特工连。

的确,特工连的战斗力并不是战术连所能比得上的。

但是他们是老兵,久经沙场的老兵。

老兵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打过仗见过大场面。

有句话叫做“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不管老兵是否承认,这些深入过越南、去过阿富汗甚至都去过马岛在鬼门关前走过好几回的老兵,如果让他们担任保护炮瞄雷达的任务的话,根本就无法让他们兴奋,就算他们明知道炮瞄雷达的重要性也是如此。

但是这件事让新兵来做就不一样了,这战术连可是没上过几回战场的军校生,现在让他们上前线保护这种可以影响整场战斗胜负的东西……那个激动啊,就算走上前线一个敌人也没碰到,但一听到前线那枪声、炮声就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能走上战场去与敌人冲杀一番。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他们知道自己的任务也很重要,于是每天都一丝不苟的变换位置合理的安排明哨暗哨,每天一到夜里就用地雷封锁阵地,以至于越军特52200连都无法渗透其内层防御。

相反,倒是身为老兵的几个狙击手因为太长时间没有敌情而疏忽了,他们中有两组开始时还会一丝不苟的变换狙击阵地并秘密潜伏,但慢慢的就发展成两、三天才换一个狙击阵地……不过这也不怪他们,一方面是我们基地平时太安全了,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煮着煮着不知不觉的就致命了。二来吧,说实话我们这些做领导的也有责任,如果我们对防御的监督紧一些,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这也是因为分配给我们合成营的任务过多、过杂,使我们任务不明确而分散了我们注意力的原因。

不过当兵的就是这样,事已至此就不是找责任的时候,而是考虑怎么挡住越军特工的进攻保护好炮瞄雷达。

“营长!”赵敬平报告道:“东、西、北三面都发现敌情,其中东、西两面的狙击小组已经联系不上了,布置在东西两面的装甲车也在第一时间被越军击毁!”

“嗯!”闻言我不由恨得直咬牙。

很明显的,东西两面的狙击手是被越军特工无声无息的摸掉了,然后他们又找到了装甲车的位置,在看到情况不对的时候……这个时候应该是我命令特工连增援基地而不是增援导弹实验部队。显然,这让越军特工意识到我并有上当,于是希望尽可能赶在特工连的增援到达前解决战斗。

他们在第一时间就用火箭筒击毁能够为步兵提供防御及强大火力援助的装甲车……就像之前说的,越军特工携带的武器大多是轻武器,装甲车对他们的威胁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