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

就在我们的训练被卡在这个瓶颈里的时候,正接着电话的赵敬平就兴奋的朝我这个方向叫道:“营长,是张司令的电话,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第二代伞具,一星期后就会赶制两百套给我们送来!”

“唔?!”闻言我不由愁眉大展,这伞具来得可真是时候,如果这些伞具符合我的要求的话,也就是我当初对李丽说的:有更大的承载力,更小的散布面积,并且还能将主副伞一体化等等,那么所有的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接着我很快就想到:这第二代伞具能在我提出要求后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进入量产流程,李丽在这其中想必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看来哪天晚上还真要去好好的“感谢”她一番。

第十一章 第二代伞兵伞(二)

第二代伞兵伞没有让我们失望,这一点在我们接下来的训练中就得到了验证。

比起第一代伞兵伞来,这第二代伞兵伞有伞衣面积大、排气孔多、滞空时间短、散布面积小等优点。

而且有些性能的提升还不是一点点,就比如最大承载力足足比第一代伞重了十几斤,别看这十几斤不算什么,这对于全重也只有一百多到两百斤的伞兵来说已经占了很大的比例了。

可想而知,每个兵能够多带这十几斤的重量,那一个排、一个连,甚至是一个团一个师,在投入战场时又能多带多少装备。

再比如这空降高度,据李丽给出的最低空降高度是300米,这个数字可把我们给吓了一跳,要知道我们在用第一代伞的时候跳到600米的高度就不敢再往下减了,而这种新型伞却能在300米的高度安全着陆……对这一点我们可是半信半疑。

不过要想知道这个数据到底是不是准确也并不是很困难,试着跳一跳也就是了。

当然,我们也不会拿自己的生命来开玩笑,在试跳这种新型伞的时候同样也是采取逐步递减的方法降低高度。

做这个实验的是陈胜德所带领的空降部队,这并不是说陈胜德等人的跳伞技术比我们好,事实上我们合成营通过这段时间的训练已经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这也不是我们拿陈胜德等人当小白鼠做试验,这时的我们跟空降部队已经有些不分彼此了。

之所以会把这个任务交给陈胜德等人来完成,完全是因为陈胜德等人的强烈要求,这要求强烈到不惜跟合成营的部队争个面红耳赤,不惜让全连的战士写下请愿书甚至是血书。

我完全能理解伞兵部队的这种心情……他们中有许多人是跳了好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伞的,跳了这么多年的伞自然早就受够了第一代伞的各种缺点,这时突然间知道有一种新型伞问世,那当然就是心痒难骚忍不住想要试上一试了。

这就像是平时开着问题不断的拖拉机,突遇贵人得到一辆性能优越的高级轿车,那能不急着去试试吗?!

我只是觉得吧,这其实就是一件小事,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知道这种新型伞的真实性能,至于这试跳的部队是合成营还是空降部队对我们来说根本就不重要,陈胜德他们有必要这样又是请愿书又是血书的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