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页

“哦!”听到这里我就明白了,巴基斯坦这就是用另一种方法支持阿富汗……它明着不敢跟苏联作对,但开放本国的边境苏联就没话说了……收容难民,这也是出于人道主义!

于是这游击队就在巴基斯坦得到了保护……而那些难民,一大堆被夺走赶出家园无家可归的难民,而且还无事可做需要生活的难民……很自然的就成了游击队庞大的兵源!

“根据这个情况……”张司令接着说:“我们仔细讨论了下,觉得我们可以先不要进入阿富汗,这时候一支部队直接进入阿富汗与苏联军队作战也太过显眼,而且一支五百人的队伍在阿富汗也很难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甚至还很有可能在起作用之前就被敌人消灭……反之,如果我们在巴阿边境建立一个基地对阿富汗游击队进行必要的训练和帮助,这其中也包括对难民的训练及武装。那么阿富汗游击队就会不断壮大,我们也可以用最小的代价达到目的!”

“唔!”闻言我不由一愣,这个方案的确不错,一方面我们可以尽量不与苏军发生冲突……另一方面这种斗争也是长期的、可持续的,而不像我们这五百人直接派过去伤亡一个就少一个。

只不过……这方案听起来怎么就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下一秒我就猛然想起:历史上的美国人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另外……”这时张司令又加了一句:“我还要提醒你……美国对这个方案也有兴趣,所以……你们在巴基斯坦建立基地的时候,很有可能会碰到美国派来的顾问团!我想你知道该怎么面对!”

第二百三十七章 集装箱

准备工作很快就展开了。

这些准备都是根据我手中得到资料做出的。

比如资料里提到阿富汗大多都是山区……不适合机动部队行动,事实上这一点我早就知道了,而且还针对这点提前对部队进行了训练。现在确认了这一点,于是我这装甲车、坦克连炮兵连就全都不用上。

再比如阿富汗气候白天火热晚上严寒……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我想这也许是因为阿富汗树木和草原破坏严重的原因吧,古时的阿富汗可是到处都是森林和草原的,被过度开采和放牧后就变成了现在的荒漠……

植物在被太阳直射的时候就会吸收太阳的热量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太阳下山之后又会起到保温的作用,所以植被多的地方温度并化就不是太大。反之如果是荒漠,那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烤地瓜,一落山就进入了冰窖。

于是我们就还要带上行军被……

这些准备还算是比较容易的,比较麻烦的准备就是翻译……资料里知道阿富汗人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和普什图语……

这就让我感到为难了,都到这时候了,还到哪里去找会波斯语和普什图语的人去?

不过这一点张司令为我解决了,事实上他早就想在了前头,在阿富汗考察团还没把资料发回来的时候就在全军秘密召集会波斯语或普什图语的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