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不过越军320师也不愧是王牌师……他们并没有选择从那唯一的缺口逃出去……

事实上,这就是军事上叫做“围三阙一”的战术……如果想要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那千万不要把敌人给围死,因为那会让敌人做困兽斗,会逼着敌人跟你打到最后一枪一弹,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但是“围三阙一”就不一样了……这战术顾名思义就是在包围圈上有意放开一个缺口,让敌人看到一个“生”的希望,于是敌人拼死抵抗的决心和士气就会受到很大的挑战,甚至会像兵败如山倒一样朝缺口溃退……这时候我军再衔尾追杀一番,很容易就可以达到“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战果”的目的。

只不过……越军320师毕竟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这时的他们并没有选择撤退,而是迅速调整自己的防御方向做好了接敌的准备……

第一百四十一章 血染桐棉

如果越军撤退的话那么我们会赢得很轻松,不过就算他们没有撤退也不见得会难到哪里去……

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军炮火已基本阻断了桐棉的援军,这使得桐棉这个原本还是炮火死角的“生地”马上就变成了一个孤立的“死地”。

二是我军拥有坦克……如果仅仅只是坦克那还不可怕,可怕的是坦克与步兵的协同互补,这就会给一支部队的防御力和战斗力带来了质的飞跃。

三是这一仗越军是在毫无准备之下就已经“粘”在了一起,越军后方的远程火炮及迫击炮等全都失去了作用,所以就只有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桐棉的越军孤军奋战……

于是,桐棉就再一次成了屠宰场,我军十五辆坦克在这时又发挥了一次关键的作用……与上一次的区别只是,一次是纵向往前推,这一次则是横向往前推。

“腾腾……”迫炮连再一次接二连三的打上了一批照明弹,霎时就把整个桐棉给照得一清二楚。

这就是迫击炮的好处……它除了能够在战场上杀伤敌人、炸火力点之外,还可以发射许多辅助弹种,比如烟雾弹,照明弹等,这些玩意在战场上往往能发挥出其不意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又不占编制……同样的是迫炮连的人和炮,只需要换一种炮弹就可以了。

就像现在敌我双方交织在一起杀伤榴弹起不了作用……那么迫炮连马上就可以换成照明弹打,这同样也是与我军步坦的一种协同。

因为众所周知,我军59中的夜战能力是很差的……在黑夜里它几乎就是一个瞎子,这也是为什么这时代我军会普遍装备一种叫“曳光弹”的子弹的原因。这子弹打起来会发光……在黑夜里就像是一条直线一样指向目标,然后坦克在黑夜里就是按这条直线所指示的目标开炮。

不过这效果实在让人不敢恭维,首先这打“曳光弹”本身就是不安全,这条直线的确可以指示目标,但同时也很清晰的指出了枪手的位置……于是敌人的机枪、迫击炮等压制火力很快就上来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用“曳光弹”指示目标的时间不会长……谁也不敢在原地一个劲的打啊,除非是不要命了。

其次,这“曳光弹”指示的位置还不精准……这是由我军装备的冲锋枪连发的散布面积决定的,56冲甚至是ak47都是这样,一连发起来那子弹就到处乱飞……于是其本身所指示的方位就有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