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其实教导员不知道的是……我这几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用战场上的鲜血和生命真实体验出来的。也正是有这样的亲身体验,才能了解同是从战场上下来的战士们的心中所想、所思、所盼,才有办法寥寥几句就引起他们的共鸣。

会后我留下一天的时间给战士们休息,各兵种、各部队的战士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认识、交流和互动。

这一点就让教导员和指导员们忙去了,我带着各参谋就忙着制定训练的时间表以及各种各样的训练计划。

时间表还是小问题,我们的训练从一开始就定格于主要是步、炮、坦三兵种的协同训练,所以这时间表的安排就是以三天为一周期,分别是步坦、步炮、炮坦工。换句话说,就是两两结合进行协同训练,单天没有结合到的兵种就进行单兵种战术训练或按需要进行协同训练。

比如第一天是步坦协同训练,那么炮兵和工兵要么各自进行训练,要么也可以按需要在炮兵参谋和工兵参谋的指导和协调下进行炮兵和工兵的协同训练。

很明显的,这其中的重点是步坦和步炮之间的协同。其原因很简单,步兵是人,是陆军的基础,也是最能影响战局的一种变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其它兵种不重要,而是在实战中坦克常常会受到地形的限制战斗力有限,炮兵则因为反斜面战术及其不确定性决定其无法成为战斗的主体,所以毫无疑问的步兵依然是主角,这是由构成步兵的分子是人决定的。

人嘛,就不会像坦克那样受到地形的限制或者说受地形的影响不至于那么大,也不会因为目标躲进反斜面的死角就毫无办法。同时也因为人也是拥有智慧的和生命的,所以在战场上能够灵活多变的应对各种情况甚至是改变自己来适应战场的环境。

而其它兵种,说到底其实就是人在操作一些工具,比如坦克、大炮、汽车……步兵如果善用这些工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步兵的能力,否则,也许就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火力叠加甚至有时还会起反作用。

我们要解决的,就是利用这些工具的问题。

参谋们做起这些训练的程序来还是有板有眼的,比如他们制定那什么训练计划详细的列出了训练时间、训练场地、兵种以及要达到什么目标等等……

有些东西这样程序化、规范化也是好的,这样至少不会这里抓一把那里抓一点,看起来像没头的苍蝇似的忙了半天也没个目标不知道忙什么。

但是这些东西有参谋来做就够了,对于我这个营长来说……我脑袋里想的还是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对于这一点,我比起参谋来具有先天的优势,一来是我知道现代的协同战争大慨是怎么样的,二来是我上过战场,知道步坦、步炮之间的协同问题在哪里。

所以,我这个营长更倾向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过训练解决问题……在训练中发现新的问题,再提出问题……把这些问题进行条理化、程序化之类的工作,就让参谋来完成好了。

这其中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就是部队的后勤问题……众所周知后勤是一支军队战斗力的基础,没有了后勤所有的一切都是白搭,特别是对于一支多兵种混编的合成营,没有后勤的支持很容易陷入弹药补给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