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页

贞观攻略[校对版] 御炎 2596 字 2022-10-20

苏宁笑道:“臣尚未开支散叶,哪里敢和太史公相提并论?”

言下之意,不过是讽刺汉武帝对司马迁施以宫刑而已,李二陛下听完哈哈一笑:“不错,不错,那种刑法你断然受不起,可是大唐也没有这样的刑法规定啊?如今就算是我想要对你施以这种刑罚,没有刑部尚书的副署,也是不行的吧?再者说,你已有一子四女,你兄长有三子二女,如何算得上没有开支散叶?你苏氏这一代可是门丁兴旺啊,上天都要庇佑你苏氏,即使我是皇帝,也不敢逆天意而行啊!”

苏宁拜道:“臣不敢妄言得上天庇佑,不过是先祖庇佑而已,念我苏氏之苦,特给予补偿,补偿到头,也就结束了,接下来,儿孙自有儿孙福,就看他们的造化了,臣不敢妄言其他的了。”

李二陛下严肃道:“这件事情我也不敢妄言,你也的确不该妄言,恩,隋卷,待我看看你又是如何说前隋的……哼哼……看起来你挺赞赏杨坚的,不错,不错,这一点上,我也不能说什么不对的,三省六部,的确是杨坚所创,科举雏形也是杨坚一手主导,开皇之治,户口四千万,也绝不是虚无之数,虽然远远比不上大唐的如今,但是以魏晋以来战乱不休,短短二十年可以达到这样的地步,杨坚不愧是明君啊!

只可惜……呵呵呵,你说的也是啊……听信妇人之言,临老昏聩,废太子杨勇,酿成悲剧,致使杨广登基,继而导致隋末之乱,四千万人口仅余数百万,惨不忍睹,杨坚不可推卸这样的责任,至于杨广……

呵呵呵呵,果然没错,果然没错,我就知道,你肯定要把他千里跋涉去了西域之地的事情给说出来,也要说他的聪慧和勇武,他的大志,他推行的科举之法,可惜刚愎自用,急于求成,不够耐心,致使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开皇之功功亏一篑,百姓揭竿而起,隋末大乱……呵呵呵,好啊,好啊,苏宁,在唐皇面前赞扬隋皇,也就你才有这个胆子吧?”

苏宁拜道:“臣这不是首先拿给陛下阅览吗?如果陛下不愿意,臣可以删去这些文章,按照陛下的意思重新再写,一定将杨坚杨广写成卑鄙小人,阴险毒辣,大隋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贪官污吏横行,百姓生不如死,急切的渴望一位圣人拯救他们,于是陛下横空出世,陛下出生之际,天再旦,陛下遂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继而开创大唐盛世,有了如今的盛况,我等有如今的好日子,都是陛下的功劳,全赖陛下鸿福齐天!”

李二陛下面色一滞,指着苏宁道:“你……你……你……”

“你”了半天,还是没能说出什么事情来,看到苏宁这样赞美隋皇,深知苏宁的文章如果传言出去会有多么大的影响力的李二陛下自然有些不放心,也有一些想让苏宁删去更改一些篇章的想法,至少也要把杨广的政绩战绩给弄掉一部分,着重刻画他自己的丰功伟绩,比如百骑破十万之类的……

但是苏宁这样一说,饶是李二陛下脸皮厚如城墙,也该知道,这要是真的这样写了……大概八成也许或许可能苏宁就是这样打算的,要是李二陛下不允许苏宁按照他自己的意思去写,搞不好苏宁一怒之下就真的把这文章改成完全的歌功颂德之言,其他人也不是傻子,怎么会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

苏宁真的可以从很多方面去论证一个人物的得失与对错,然后将他的伟大与否交给每一个读过《资治通鉴》的人去考虑,不做出硬性的定义,如果在隋卷里面这种一贯的风格突然变成了歌功颂德拍马屁的文章,别人如何会不升起疑惑?考虑到本书成书的时候,一定可以想到皇帝李世民在其中作祟的因素。

他可不想被别人看作心胸狭窄毫无气魄之人,他也丢不起这人,所以,李二陛下果断一挥手,说道:“我是那种气量狭小之人吗?你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爱怎么刊印就怎么刊印,造纸术是你改良的,活字印刷术是你折腾出来的,你爱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乃一国之君,岂有和你这小孩子争吵的理由?”

苏宁暗暗撇嘴,用很嫌弃的眼神看着李二陛下,可以厚颜无耻到这种程度,刘邦也自愧不如啊……

不过想归这样想,不能说,要是说了,估计自己就没有办法站着离开这里了,想到这里,苏宁看了一眼李承乾,用眼神示意李承乾自己完全没有问题,李承乾无奈地点点头,知道自己是说不过苏宁的,这种事情要是和苏宁当真了,苏宁只会更加高兴,更加有斗志,然后被他弄出来许许多多的明扬暗贬还让自己根本看不出来的东西,追究下去,只会显得自己的气量狭小,被诸臣所鄙视。

李二陛下丢不起这人。

“这就先放在我这里,我要仔细的研读研读,这样的史书,除了《史记》,好不容易又出现了一本,上上下下千年之说,若是不能一睹为快,实在是人生一大憾事,你放心,我肯定答应让你刊印,然后让天下人都知道这部《资治通鉴》出自你苏宁之手,写尽了千古风流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