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页

贞观攻略[校对版] 御炎 2259 字 2022-10-20

真的是不可以小看他们,真的是不可以小看任何一个对手,柴绍真的挺感谢杜荷的,多亏他发现了这一点,否则,自己真的要成为国家的罪人了……

“青莲,你说的很对,阿拉伯人的确有一种让我们无法理解的悍不畏死的精神,这种战斗精神会非常的麻烦,他们会战斗到最后一刻也不停息,如果不杀了他们,他们就算还有一口气也要和你纠缠,这种战斗意志很可怕,你们回去之后要把这个情报告知所有的士兵,告诉他们,我们将要面对一批极为难缠的对手,对付他们的方法就是一个,将他们斩尽杀绝!”

柴绍恶狠狠的话语让大家伙儿都知道,柴绍的斗志被激起来了,他认为自己遇到了等级相近的对手,觉得正好是棋逢对手,可以拼尽全力大战一次,看看谁是英雄谁是狗熊,没错,小将们也渐渐地觉得血液开始加热,似乎有沸腾的趋势了,这样敢于战斗的敌人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了,这样的敌人,绝对是适合大唐军队拼尽全力的对手!

战斗任务很快下发了,柴绍也通知了波斯人,这一次就让大唐军队来对付阿拉伯人,大唐军队要狠狠的收拾阿拉伯人,没有柴绍的明确要求,波斯军队不可以进入两军交战的战场,免得造成误伤,这次的战斗,由大唐军队独立承担,基础目标——夺回前两道防线,升级版目标——夺回卡迪西亚。

波斯人觉得不可思议,觉得那位英武不凡的中国将军是疯了,他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波斯三十万军队都没有打败阿拉伯人,那位中国将军只有七万军队,他是哪里来的勇气和信心让他做出这样的保证和要求?他难道觉得仅仅七万军队就可以让他把那些残暴的不怕死的异教徒打败吗?把他们打回起点,难道这位中国将军还打算率领中国军队把美索不达米亚夺回来?

他在说笑话!不,他疯了!

那些对大唐军队抱有很大希望的人纷纷觉得失望,那些原本在观望的人又打算重新和阿拉伯人进行接触,试图获取一些比较好的待遇——在泰西封被攻破之后。

没有波斯人认为大唐军队可以做到这一点,甚至连对他们抱有最大希望的小皇帝和伊萨姆都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伊萨姆劝说了柴绍很多次,甚至小皇帝亲自出马劝说柴绍,以至于他背后的那些顾问们也站了出来劝说柴绍停止他那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于这些质疑和劝说,柴绍一概不听。

我并不需要听你们的命令,我只需要把阿拉伯人打败就可以了,其他的,我不在乎。

第八百六十四章 最强之交锋(上)

确定了要和阿拉伯人面对面硬碰硬的来一家伙之后,柴绍就开始召集诸将制定战术战略,如何应对这些悍不畏死的阿拉伯人的不要命的进攻,大唐军队再怎么剽悍骁勇,估计也无法对他们的精神造成重创,这些悍不畏死的家伙也不知道为何如此坚韧,正所谓恨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大唐虽然很强横,但也怕不要命的。

阿拉伯人就是那些不要命的,打起来真的好狠,一个步兵就敢单挑一个骑兵,虽然那个骑兵的战法蠢蠢的,但是也是骑兵,还是重甲骑兵,那铠甲比大唐的大部分骑兵都要厚实,那些步兵尚且不畏惧,更别说其他的了。

柴绍和小将们不知道阿拉伯人为何如此悍不畏死,如果苏宁在的话还可以给他们一些意见,比如阿拉伯人之所以如此狂热且悍不畏死是因为宗教的原因,当初的黄巾军之所以在初期如此悍不畏死的作战也是因为宗教的原因,人是很容易被鼓动的,有时候不分阶级不分地位,都很容易被鼓动,一旦被鼓动起来了,恐惧什么的都会被抛到脑后。

人都是怕死的,但是人也有不怕死的时候,宗教就是可以让人不怕死的一种方式,但是不论是何种方式,通往的道路只有两条,也只有这两条道路可以让人不怕死,一条是爱,另一条是信仰,总归是要有点儿念想,所以才会不怕死,把心里面填满,就没有空档可以装恐惧了。

阿拉伯人是用信仰武装起来的人,他们符合所有狂热者的要素,比如穷苦出身,比如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比如崇拜某一个英雄,然后得知了宗教的存在,得知了神明的存在,他们没有文化,没有分辨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判断,只要他们对现实不满,就有鼓动起来的可能,越贫穷越分化的地方就越容易鼓动,鼓动起来的狂热程度也最高。

这片土地上的阿拉伯人是很苦的,在崛起之前他们获得很苦,所以就有了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基础,同样的古代欧洲会有基督教的传播,古代的印度会有佛教的传播,到了中国,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信奉宗教并不能被皇族接受,宗教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总会产生世俗权力和神权的斗争,欧洲被神权征服,中东和西亚直接就是政教合一,而中国则是世俗权力征服了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