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页

贞观攻略[校对版] 御炎 2429 字 2022-10-20

下官从未见过苏侯爷那样惊才绝艳的人物,即使他如今只有二十岁,年纪甚至比下官还要小,但是却不妨碍下官追随苏侯爷的脚步,侯爷年仅十四岁就被外界传闻为少年宰相,而如今二十岁的年纪就是从三品高官,纵横部左侍郎,多么重要的职位?多高的职权?

此次侯爷南下,冯公,您也应该明白,侯爷五百人可以生擒颉利可汗,二千人可以颠覆西突厥,一万人可以扫平蜀中二十万僚人,侯爷从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下官之所以来此,也是侯爷的命令,下官的做法,大多来自于侯爷的授意,并且也有一些是自己觉得学有所成而姑且一试,不顾效果似乎不是很好,侯爷就打算亲自过来继续教育教育下官了。

冯公,侯爷此来,可是作为钦差大臣来的,换言之,整个岭南,侯爷可以调动的人手也不在少数,陛下是什么意思,冯公应该也明白,不需要下官多说什么,冯公一向深明大义,即使在如今,也不忘记保护好下官和一众臣属,待得侯爷过来,下官一定会为冯公表功,上报陛下,请陛下封赏!”

冯盎死死地盯着张无悔,张无悔毫不畏惧的和冯盎对视,似乎对于这位从尸山血海中走出来的元老级人物并没有什么应该有的正常情绪,冯盎发现自己看不透这个人,看不透这个面对软禁状况束手就擒的年轻人,他应该怎么做?他为什么这么做?冯盎也活了几十年了,他觉得自己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可是,他还从未见过这样的年轻人。

到底,这个人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冯盎到底没有做出些什么事情来,冷冷的哼了一声,冯盎离开了这里,走之前丢下一句话:“等苏宁来了,让他到我府上去,我有话要和他单独说。”

冯盎走了,张无悔面带微笑的目送他离去,一直到再也看不到冯盎的身影,张无悔突然双腿一软,跌倒在了地上,面色变得极为奇怪,久久没有站起……

第七百一十四章 蛮荒之地

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在华夏文明的草创时期,黄河是一条非常温柔的河流,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华夏的先祖们,将他们抚养成人,并且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向强大,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里面,一直到唐朝后期为止,母亲河黄河还是一条很温柔的河流,基本上没有过大的泛滥事件。

但是伴随着母亲的更年期,还有孩子的叛逆期,母子之间的冲突加剧了,母亲河不再温柔,而是变得暴躁易怒,也因为孩子的过度任性,把母亲折腾的疲累不堪,加上孩子自己的一些原因,无可奈何之下,另外一条不输于母亲河的河流,大概是母亲的妹妹,也就是俗称的小姨妈——长江,逐渐成为了孩子的避风港。

自从东晋时代开始,长江就扮演了保护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角色,晋代的衣冠南渡,宋代的王室南迁,两次华夏族的亡族之危中,小姨妈长江都在保护着脆弱而调皮的华夏文明,使之免遭灭族之祸。

也就是说呢,在宋代之前,江南之地就是蛮荒之地的代表,以至于在北宋中前期,著名的宰相寇准还非常不喜欢南方人,科举考试里面北方录取人数多他就高兴,南方录取人数多他就不高兴,对于南方人的歧视映射着当时人们对于江南之地的歧视,对于非华夏文明发源地的歧视。

唐代也是如此,的的确确是这样,在现代,江南就是富庶温暖的代名词,苏杭熟天下足,江淮风情,天府之国四川,东方之珠上海,一夜崛起之城深圳,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奇迹无一不是最先发生在江南,一九零零年庚子之乱,也是东南诸省联省自保,把江南的洋务运动成果保住了不少。

从南宋之后,北方的经济就被江南赶超了,江南成为了国家的经济重心,各项政策向江南倾斜,对于江南的重视程度也逐步增加,虽然最后小姨妈没能保护住岌岌可危的南明政权,神州陆沉数百年。

但是在唐代,这一切都不存在,不论江南的土地多么肥沃,江南的空闲土地有多少,荒无人烟之地都是良田千里,但是唐代的人们当真是宁争关中一亩地,不取江南万里田,大有当初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架势,情况及其严重,江南简直可以用荒芜人烟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