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贞观攻略[校对版] 御炎 2558 字 2022-10-20

说白了,就是公费旅游,类似于小黄金休假一样,更重要的是,九月份弘文馆也有一次“授衣假”,一共十五天,都能比得上现代一半的寒假了,显然刘氏和王氏考虑到了苏宁的因素,终于,苏宁不用再看孔颖达老头儿那难看的脸色了,十五天的授衣假,在苏定方的婚礼之后,苏宁还有时间陪他们去度度蜜月什么的。

时间选择好了,和秦琼打声招呼,苏宁就上门去一起商议请哪些人,苏宁表示他和苏定方来长安时间不久,所以相识者不多,最多也就能请李靖、李世绩、长孙无忌这三家前来,加上苏定方的一些军中好友,人数实在是不多,所以就要看秦琼的了。

秦琼很高兴的点点头,放言道老秦别的不多,就是朋友多,虽然老秦已经淡出朝野,但是影响力还是有的,振臂一呼,不说一呼万应,千应还是有的,一定给定方挣足面子!再说你现在已经是侯爵了,面子是必须要兜住的!然后老秦掰着手指头开始数到底可以请多少人来,一边说苏宁一边记录。

程咬金一家子,包括他那位夫人还有儿子,尉迟恭也要来,这是必须的,朝廷里军伍出身的国公国侯也必须要到场,王爷里面当时和秦琼相交甚欢的李道宗和李孝恭二位大王也必须要到场,连带着一些阿猫阿狗的苏宁听都没听说过的人名字,苏宁算是真正懂得了秦琼“小孟尝”的称号是如何来的,秦琼的情商和智商都不是一般的高,所以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

这一下子苏宁完全不担心没有人来撑门面了,反而有些担心这么些人他家里塞不下,排场是够了,可是花费,也是相当恐怖的。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世纪婚礼之炒菜问世

一说到这花费,苏宁就觉得有些肉疼,毕竟来的都是贵客,也是苏宁以往没有办法交往的人,现在靠着秦琼的人脉可以为苏家拉来一些朋友,这个排场就不能小,这个耗费就不能低,更何况现在全大唐都知道了苏宁是国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侯爷。

关于苏宁被封侯的事情,一开始是在朝廷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朝官都不理解李二陛下为何如此宠幸苏宁,不过是火烧阴山而已,将他从白身提拔为伯爵,已经是破例了,而如今却又要封侯,侯爵是可以随便获封的吗?那可是高级贵族之行列了,全大唐也不过数百人,苏宁年仅十四,却这样就封了侯,也实在是有些过了。

说到底门第之见还是存在的,反对者最多的还是七宗五姓的世家官员,在他们眼里,苏宁一届寒门子弟哪里配得上侯爵的爵位?现在朝堂上很多出身寒门的国公都让他们很不爽了,只是碍着他们巨大功劳的面子上不好予以反对,但是苏宁算什么?一介黄口小儿,尺寸之功也得以封侯?大唐的爵位什么时候这样不值钱了?

李二陛下很平静的听这些官员发完牢骚,就把铁证拿了出来,命令宫人把土豆玉米还有水稻抬了出来,面色平静地报出了产量;无论是土豆还是玉米还是水稻,这样高的产量让这些世家官员被惊得说不出话来,其他的官员也受到了惊吓,一时间整个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之中。

打破这种静谧的是孔颖达老头儿,他一脸泪水浑身打着摆子的走到土豆玉米还有水稻旁边,一下子跪了下来,一手土豆一手玉米,还有吃了一嘴巴的生稻子,整个人感觉就是疯了,然后整个朝堂都疯了,谁也能想象的出来,这些高产作物推广到大唐意味着什么,前些时日还在为粮食不够以至于没有办法出兵北上抓奴隶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谁知道这么快,解决的方案就在眼前。

于是苏宁封侯这件事情也就这样定了下来,其实李二陛下觉得,这种功劳就是封个国公也无所谓,只是苏宁的年纪太轻了,他打算在苏宁二十岁之前都不能给苏宁提升爵位,甚至是直到承乾即位前也不能提升,最多提升一下官位,爵位是不能提了,这是保护,是保护,说起来,是否要重新划分一下大唐的爵位等级呢?这样的爵位等级太少了,有些,不够用……

当然李二陛下还没有把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事情说出来,朝堂上七宗五姓的官员不在少数,要是这个时候说出去,可就难免不会造成七宗五姓的慌张和反扑,那个时候,可就真的要出现流血事件了,李二陛下还没有准备好,他不会允许超过自己掌控范围的事情出现。

但是这件事情足以让苏宁重新走进这些大佬们的视线范围内,过去是以战功晋升,但是如今却又拿出了这样的功劳,这样的功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否认的,除非他自己出了问题,否则这就是类似于丹书铁券的保命符,只要不谋反,这样的功劳傍身,几乎就是不倒翁,开玩笑,活天下命之恩,将来这些作物推广了,天下人都要吃,这是谁的功劳?

所以苏宁的地位和名声也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那些早先和苏宁交好的官员都暗自窃喜,而没有与苏宁有什么来往的,也在想着法子和苏宁套近乎,这是明摆着的,人家一成年,立刻就是高官厚禄,现在也差不多了,八百食邑,三千亩封地,赶上人家国公的待遇了都,这不是明摆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