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页

玉玺记 石头与水 1425 字 2022-10-20

“刑部不是说提供刺客线索有赏银么,你帮我问问,虽没抓到主要的两名刺客,但旁的也抓到不少,看能给我多少赏银。”

杜长史险没叫椰奶糕噎着,他含着块糕,磕巴一下才问,“你没钱花了?”

“平常开销还有,这不我明年成亲么,总得有张罗亲事的银子。”

江家这样的家族自然不可能没钱,只是当年江父在北疆出事,一家人只剩了江珣一个。当年平叛北疆叛乱,朝廷也艰难,江珣变卖家产悉数捐给朝廷做平叛之资。倘当年不是年纪实在太小,江珣就得上了战场。

杜长史答应下江珣的托付,心里对江师弟真是既敬佩又心疼。

第167章 一五五章

杜长史在家歇了半个月就继续往刑部当差去了。

豪门子弟大都分三种, 一种是混吃等死平庸寻常的, 一种是狗仗人势惹是生非的, 还有一种就是杜长史这等狠人, 家族倾力培养的子弟。

其实,开始大家对杜长史都有些误会,主要这人忒花哨, 挑吃挑喝的说话还刻薄, 便都觉着他虽功名不错,却是个娇生惯养的纨绔。

如今瞧着杜长史面色雪白过来衙门当差,大家都觉着, 当初真是误会了杜长史。

杜长史先把他江师弟的赏银拿到手, 一万两是没有的, 但靠江珣的线索抓到七位围攻的弓箭手, 这也是大功一件。

杜长史自不会把江师弟缺钱的事说出去,江家也是百年大族, 江珣自己这一支只剩他一个不假,但嫡亲叔叔还有两位,堂兄弟亦有四五人,族人更是无数, 两位叔叔都很看顾这个侄子,堂兄弟感情也好, 只是江家是文官家族,从武的就江珣这一个。

穆安之把赏银批下来,交给杜长史说, “刑部帝都府巡城司联合搜捕都没有线索,江将军是怎么找到的线索?”

“这事臣原也想不通,特意请教了他。”杜长史见上头批了三千两,心下很满意,收好批银的条子,“他说但凡刺客,尤其敢行刺官员,未行刺之前,先想的必然是退路。像这样配合行刺,因人数多,出逃必然分散,也必然会留下给官员追踪的线索。”

“必然会留下线索?”穆安之玩味的咀嚼着这两个字,必然。

“对。本事不够,会有线索。本事够,也会有线索。现场留下的弓箭、行刺的地点,不过,搜查刺客并未用禁卫军,他接触不到这些。他以前跟随师傅在江湖走动,认识一些江湖人士,找他们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