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徐妙书震惊地望向徐辉祖,想不到自己一直尊敬的大哥竟然这样冤枉自己。

秋月见没人信她,猛地起身就撞了柱子,欲以死明志。得幸有人手快拉了她一把,缓冲了力道,虽头撞破了,人晕了过去,但未伤到性命。

徐青青给秋月把脉之后,便叫人先将秋月搀扶下去静养。

秋月是蔡老夫人给徐妙书的丫鬟,自六岁起就在蔡老夫人院里学着伺候人了,性子秉直刚烈。

蔡老夫人和谢氏都觉得事情蹊跷,徐妙书和秋月极可能被栽赃了。可若这样以为的话,栽赃之人似乎只可能是高氏。但她们也不想怀疑是高氏做了这桩事,因为同样也不合常理。高氏这人虽精于算计,但毕竟也是大家闺秀,没道理容不下徐妙书,非耍这种小手段对付人,如今徐妙书哭,高氏哭,徐辉祖还嚷着恳求长辈们给他妻子说句公道话。

徐达揉了揉太阳穴,暂且把闹腾人的都打发了。

别瞧只是丢三样东西的事,但这里头涉及的问题都很敏感,必须公正公平,若处理不好了,会寒了孩子们的心,这个家以后便难消停了。特别是大儿子夫妻那里,因为生母不在的缘故,总是多心想一些有的没的。

徐达忧心忡忡,转头见徐青青和燕王都冷眼看着热闹,至今一直没吭声。燕王惯是如此,徐达不奇怪,但大女儿这般沉默,说不定是看出来什么事了。

蔡老夫人也跟徐达的想法一样,想尽快把这事儿给处置了。俩人都询问地看向徐青青,期待着她能破了这局面,帮忙做主。

徐青青确有一个想法,但不太确定,便问朱棣的看法。

“一叶障目。”朱棣低眸把玩着腰间的玉佩,显然刚才那一出闹剧让他觉得无聊得很。

徐达等人听得一愣,完全不懂。

徐青青却明白了朱棣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这才放心地跟徐达等人解释。

“有时候眼见得未必为实,很可能是别人故设的圈套。既然此事不论从哪儿论都不合理,咱们就不该被眼前摆出来的证据和口供给迷惑了。跳出去看,不仅仅着眼于魏国公府家里的事,而是着眼于整个朝堂。”徐青青解释完就看向徐达。

徐达恍然大悟,气得一咬牙,一拍桌。

蔡老夫人和谢氏还是云里雾里,急需被解惑,让徐达快说到底怎么回事。

徐达气道:“还能有谁,胡惟庸!他上一次能唆使府里的人下毒害我,这一次照样就能找人挑拨咱们这一家人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