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起名这种事儿皇帝最愿意了,高兴道:“词曲欢快,为贺岁而乐,便叫《禧岁》吧。”

“此名字好听又应景儿,多谢父皇陛下赐名。”

谢氏说罢再次跪地谢礼,起身之后,她突然扭头看向徐青青。

这一眼立刻让徐青青意识到不妙了,果然下一刻谢氏就开口问徐青青可懂音律,可意愿学弹琴,若愿意的话她以后可以教她。

马皇后当即蹙了眉。皇帝却瞧不出女人们这点小心思,还以为她们妯娌之间和睦,笑看着俩人对话。

“音律倒是略懂。”徐青青道,“不过我粗手笨脚的,不适合学弹琴。”

徐青青才不会给谢氏当自己师父的机会,这事儿若在帝后跟前挂了号,谢氏以后肯定拿此做筏子管束她。

“我瞧着弟妹也长了一双瘦纤素手,比我的还好看呢,怎会不合适?”谢氏偏不饶人。

“劲儿大。”朱棣插话道。

马皇后禁不住笑了,“是呢,我们做农活的都手劲儿大。”

马皇后也会弹琴,却在这时候表态把自己和徐青青归类为‘我们做农活的’,显然就是站在徐青青这一边了。

朱棡蹙眉瞪一眼谢氏,嫌她多事。

“我这也是好意么,以为四弟妹想学。”谢氏笑着说罢,便略过此事,赞起秦王妃琵琶弹得好。

皇帝兴致正高,秦王妃便只好也献艺了,皇帝便同样给了赞美和赏赐。

秦王妃在谢恩的时候,一贯秉承着她的谦逊姿态,表示自己是拙技,远不及太子妃和晋王妃的才艺好。于是谢氏顺势就接话,称赞起太子妃所吹奏的笛声有多美妙。

徐青青听到这里,要是再不明白谢氏的目的,就是傻子了。局面果然发展成了太子妃也献才艺了。

她一边听太子妃吹笛子,一边端起酒杯抿了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