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别这么说,你尽力了。”楚秋拉住徐青青的手安慰,让两名小道姑先搀扶师父去安全的地方照料。

徐青青扭头观察火势,平安观占地不大,房舍间的距离都不远。着火的地方是平安观的饭堂,西边毗邻道姑们休息的屋舍,北边毗邻厨房,两房之间长着一棵枝桠繁茂的老梧桐树。

徐青青马上召集大家救火:“你们三人去找镐头、梯子,还有能装土的布袋、篮子来,余下的人都去打水!”

这些道姑们的年纪虽然不大,但修道本就不是什么享福的活计。大家都是干粗活长大的,挑水扛米爬梯上房等等活计都不在话下。

徐青青自小就受师父偏爱,以前在道观就掌管些小事。这会儿师父受伤,没了主心骨,她一声吩咐大家马上就动起来。

徐青青自己跑去柴房去寻了两把斧头来。

这时候,扛土的和提水的都来了,胡乱地奔向火场,准备去救火。

“别去!”徐青青大声阻拦她们,“凭咱们搬运的这点东西,根本不可能扑灭这么大的火。”

此时房顶的冒出火苗越窜越高,已有冲天之势。

道姑们也都知道,她们手里的这点东西杯水车薪,确实灭不了这么大的火。

“难道就不救了?”

“烧成这样,便是扑灭了也没什么用。倒不如守住旁边的屋舍,保证火势不会蔓延到其它地方去。”

大家听了徐青青的解释后,这才明白过来,比起损失整个平安观,烧掉了一个饭堂已经算是小损失。一座屋子毁了,以后可以慢慢攒钱重建,但整个平安观都被烧毁了,大家连个容身之所都没有,还拿什么来重建。

徐青青选四名体力好的道姑,让她们分别在西边和北边屋舍的屋顶蹲守,备好水和土,余下的人就在屋下负责供水供土。

窗户都是纸糊的,很容易被点燃。房子倾塌之时,房梁、柱子不知会倒向何方,且还会窜出火苗、迸溅火星,两种情况都很容易将附近的房屋引燃。

一旦起火,从房上和房下两个方向撒土泼水,可趁早扑灭小火苗,绝不给其壮大的机会。

徐青青则和楚秋一人拿着一把斧头,去砍梧桐树。梧桐树枝繁叶茂,靠近火场的枝桠已经着起来,必须把这棵树砍倒,隔绝它借着东风蔓延火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