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比起曲园里养胎的岁月安稳,朝堂上最近不甚太平。

临近年关,各处衙署忙着清扫羁押的差事,等着过年,谁知肃州西边的白兰国不安分,不时侵扰边关,掳掠抢夺。肃州一带由定国公镇守,白兰也是他手里的老对头,先前夺回被占的城池时,铁骑所向,曾令其闻风丧胆。

如今没过几年,却又在边疆滋事?

永穆帝瞧着定国公那几封奏报,脸色沉黑。

出京城往北,过了宽阔的陇州,便是条狭长的通道,自甘州起至肃州、沙州、庭州、安西,如走廊般绵延。比起南边的山清水秀、温软富庶,这一带多处于塞外荒漠,不宜耕田农居。但这一带对朝堂却极为重要,因其不止能拒敌于陇州之外,还是商贸往来的要紧通道。

永穆帝父子养精蓄锐、纵容章家,便是为收回这条通道。

数年前失地收复,重兵驻守,处于走廊西侧的白兰国遭受重创,早已俯首称臣。

如今忽然滋事,恐怕是定国公生出异心,为保住手里的兵权,以战养兵。毕竟白兰虽曾俯首,到底民风彪悍,对肃州一带的商道极为觊觎,若非朝廷重兵镇守,怕是早就蠢蠢而动。边境广袤,各处主君皆有其职,为免再生动荡,要对付白兰,就只能用肃州都督麾下的兵。

而肃州的军将……

章家百年基业,不止曾随先帝征战天下,当初也是镇国公兄弟率兵收回失地,在北边军中威望极高。先前永穆帝以周令渊的性命为要挟,将庭州都督的权柄收回手里,换了心腹去镇守,狠狠换了一番血。

其中有些军将是章孝恭的死忠部下,平白剪除师出无名,留在庭州又是个祸患,但凡撺掇出个兵变,边塞重地,干系不小。永穆帝思来想去,便将那拨人调去了定国公麾下,一则对方甘与章氏为伍,能调得动,免去麻烦;再则将这些刺头尽数扔去肃州,回头收拾起来,可一锅端了。

谋划里是如此,但须时日施展。

庭州的局势尚未全然稳固,永穆帝没打算太着急动定国公,免得庭州肃州联手生出□□。

如今白兰生事,永穆帝亦不可能临阵换将。

肃州都督的麾下多半是定国公的旧属,如今又添了章孝恭的余孽,都是些刺头,朝廷放谁过去都指挥不动。那些三无不时的小股骚扰,即使是定国公蓄意挑起来的,暂时也只能交予定国公去解决。

永穆帝将这意思说与盛煜,问他如何看待。

盛煜的回答与皇帝的预料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