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章

“小九,你出去这一趟,可是惊动了不少人,我们现在在长阳县,你知道,此地乃是公主封邑,你表姨母就在此处,她向来不喜女子在外奔波露面的。”

母亲温声细语的说着指责的话,容嫦低头听着,有些神游。

今日出去,她看到的东西和在府中见到的,并不相同。

父兄都说,当今天子乃是明君,而他们这些忠臣围绕在天子身侧,必定能为天子塑造盛世,守住大庄三百年的基业。

可是外面有流民,有无数拖家带口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他们不是这大庄盛世的一部分吗?为什么他们会死的悄无声息?

容嫦年纪小,不明白其中道理,她想问问祖父,可是前段时间陛下废后另娶,朝野大乱,祖父正在京中坐镇。

她或许可以将这个问题问问父亲。

容嫦抬起头,看向一直沉默的父亲,她希望父亲能安抚母亲慌乱的心,让母亲不要自困,又困住他人。

“小九年纪小,若是不趁着此时在外行走,待日后年纪大了,在闺中待嫁,就没有机会在外游玩了。只是外面乱,小九下次记得带上部曲。”

父亲此话一出,母亲孙氏即便想再劝,也不再说话。

容嫦见母亲神情温顺的闭嘴后,心中并未生出轻松之意,反倒更难受了。

“父亲,我观城门外有许多流民,他们均是来自青郡,青郡大旱,颗粒无收,为何不见朝廷赈灾之人?”

父亲容游刚要说话,母亲孙氏突然行礼后告退了,她从来不会听容游说政事。

容嫦见母亲离开,低下头去,心情低落。

容游见状,微叹口气,走上前去,跪坐在女儿面前,与女儿平视,“可是觉得你母亲不该如此?”

“容氏大族,孙氏亦是郡王之后,治理天下,让黎民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职责,母亲她从来不管不顾,似乎外面那些人的生死,均与她无关一般。”

只是守着一个贤惠的名声,不去沾手一切,好像成了被供奉的神佛,只要她无为,一切都是太平盛世。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你母亲她深受你外祖母的熏染,尊崇黄老之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并非毫无道理。”

“无为而治的前提,是民可自治,祖父说,若民不可活,则生乱,需治之,放任不理,终会反受其害。”

容游看着眼前一本正经的小女儿,轻笑道:“那你知道该如何治吗?”

容嫦只是一个八岁孩子,她脑海中的一切想法都很简单,哪儿知道该如何去治理一方呢?她现在还在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罢了。

“你自小在你祖父身边长大,几个兄长都没有你聪慧,这是好事,但是小九,这个世道对女子实在苛刻,你母亲她这般,何尝不是明哲保身?日后若想过的轻松些,你需得学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