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后记2

一碗药喂完,元祐帝到了,管事直接把人领到了春和堂。

宝嘉陪着祖母出去迎接舅舅,华阳还在床边的椅子上坐着。

趁人还没进来,陈廷鉴低声道:“长公主也该出去迎迎。”

华阳笑:“您都病成这样了,还要教儿媳规矩不成?”

陈廷鉴只是摇摇头。

华阳偏不去迎,她就不信了,弟弟还能为这个记她这个亲姐姐的账。

元祐帝根本没当回事,进来与姐姐打声招呼,人就坐床边了,盯着陈廷鉴上下打量:“看气色也还行,莫不是年纪大了想偷懒吧?”

陈廷鉴咳了咳,叹气道:“真的干不动了,还请皇上体谅,准臣告老还乡。”

元祐帝只让太医先给陈廷鉴把脉。

元祐帝带来两个太医,号脉过后,互相对个眼色。

华阳跟着弟弟一块儿去了堂屋,听太医们推断,公爹最多也就剩一年的寿数了,倘若休息不好,可能连一年都坚持不了。

华阳缓缓坐到了椅子上。

元祐帝看向姐姐。

华阳摆摆手:“你出来一趟不容易,多陪阁老说说话吧,我自己坐会儿。”

元祐帝握了一下姐姐的肩膀,这才去了内室。

他想哄老头几句,陈廷鉴却一副看淡生死的豁达:“生老病死,人之常情,皇上不必为臣难过。”

元祐帝幽幽地看了老头一眼,板着脸道:“朕是为自己难过,先生走了,谁还能如先生一般辅佐朕。”

陈廷鉴:“不是还有何阁老。”

元祐帝:“他?不是您护着,他早被人排挤到地方去了。”

陈廷鉴:“臣也不止一次想排挤他,都是您在护着。”

元祐帝:“罢了,不提他,若朕允了先生的辞呈,接下来先生有何打算,当真要回陵州?”

陈廷鉴想摸摸胡子,摸到手才发现胡子被妻子绑住了,只好放下手,笑着道:“臣年轻时曾周游荆楚各地,这一次,臣想周游全国,从京城南下,经江南到广东,再过广西、贵州、四川、湖广,在陵州逗留一段时日,继续北上,过河南、陕西、山西,最后回到京城。”

元祐帝:“先生口气不小,就怕您这身子骨折腾不起。”

陈廷鉴:“有车马代步,仆人伺候,皇上无须担心。”

元祐帝:“您准备带谁同行?”

陈廷鉴:“别人都忙,就带臣的老妻,还有三郎,他不是读书的料,养了一把好力气正好照顾我们。”

元祐帝想到了老头的三个孙子,大郎勉勉强强考了个进士尾巴,人又过于忠厚老实,这辈子出息有限。二郎倒是聪慧,被他点了探花,只是二郎颇有些自负,也难成大器。三郎就不用提了,想学驸马走武途,却又没有驸马的智谋。

有时候元祐帝会为老头惋惜,有时候又觉得这样也好。

陈伯宗会是下一个首辅,但陈家的荣耀也将止于陈伯宗这一代,过犹不及。

不过,只要陈家的血脉能够一代一代地延续下去,说不定哪一代又会出一个如老头一般超群绝伦的子孙。

.

陈廷鉴修养了快一个月,总算将这场风寒养好了。

离京之前,他把儿孙们都叫到身边,分别交代了一些话。

“老大威严有余,只是过刚则折,如今新政到了巩固阶段,该圆滑的时候要通融一些,平时可以多跟你三弟商量商量。”

“是。”

“老三脑袋够聪明,只是官威不如你大哥,你要尽量辅佐他,切不可居功自傲,祸起萧墙。”

“父亲放心,儿子明白。”

陈廷鉴再看向自家老四。

陈敬宗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