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李余刚才没吃几口,还饿着,就邀李文谦留下和她一块吃了顿晚饭。

待月上中天,离开琅嬛殿的李文谦回西山阁,一直都没什么存在感的海溪走在他侧前方,提着灯笼为他照亮脚下的路。

李文谦虽贵为皇长孙,但因没有亲近的长辈照料,他身上很少戴花里胡哨的佩饰,腰间的香囊还是李余前阵子给他的,说是包了些草药在里面,能驱蚊。

李文谦单手握着香囊,没看脚下的地面,而是看着海溪,半晌才问出一句:“桂兰嬷嬷说,那坛蜀州酒是皇爷爷赐给姑姑的,你知道这事儿吗?”

李文谦这趟只带了海溪一个太监,一来是怕带的人太多,会被发现他是故意堵十一叔的路,二来,他想知道,海溪的主子到底是他,还是皇爷爷。

海溪没有让李文谦失望,他告诉李文谦:“奴婢不曾听闻此事,但奴婢知道,今年上贡的蜀州酒陛下只赐给了两个人,一个是出身蜀州的泠嫔,另一个是闻帅。”

李文谦握着香囊的手紧了紧,他明白了,桂兰是皇爷爷的人,皇爷爷仗着姑姑什么都不记得,假借旧日赏赐之名,给姑姑提供了她想要的烈酒。

李文谦无声地吐出一口长气,没有继续问下去。

海溪见状也不再多嘴,想着日后再慢慢表忠心也来得及。

如皇上对他养父海公公的信任,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三言两语就建立起来的。

翌日,李余并没等来放她出琅嬛殿的圣旨,她找桂兰要说法,桂兰说淑妃这事还在调查中,等尘埃落定,皇帝必会下旨解了她的禁足令。

桂兰说得肯定,李余只好耐心等着。

期间她通过李文谦的描述,得知自己这一手操作再次将原剧情改了个面目全非——

小十一不管不顾冲去皇帝那,要给淑妃讨回公道,皇帝顺水推舟下令彻查,最后得出的结果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幕后指使竟是泠嫔。

而泠嫔之所以这般费尽心机折磨淑妃,是因为她和淑妃的妹妹林贵人关系好,觉得是淑妃害死了林贵人,所以才想用这法子逼杀人凶手自己认罪。

皇帝问她可有淑妃害死林贵人的证据,她拿不出来,只说是自己的猜测。

还说若真有证据,她早就为林贵人报仇了,焉能让淑妃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