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页

距离有些远 林一平 1267 字 2022-10-19

“你儿子大几了?”

“开学就大二了。眼看着就学局解了。到时候让他学到哪部分就画哪部分。可惜没早知道这方法,让他学解剖的时候用。”

“现在也不晚。等局解正好可以用。倒是我家的那个大四了,该早动手做好准备。不然到时候就和这几个的解剖图画的一样了。”石主任安慰顾大夫,心说该好好和儿子说说,让儿子试试这方法。

宋大夫就说:“石主任 老顾,还是你们俩省心啊,儿子能考去医大。我家的那俩还糊涂着呢,到现在还以为是为我这个当爹的学习呢。”

“等他们懂事就好了。我家那个刚上高中的时候也糊涂着,没曾想到高三就明白事儿了。像我家老二现在就没开窍,也是愁死个人的。天天为学习的事儿,和她妈妈吵嘴。”

“我家里也还有才上高中的老二呢,她一个就愁死我了,心思一点儿也不在学习上。为她学习的事儿,她妈妈快愁白头了。”

三个大男人凑在一起说了一阵子孩子的不省心,然后顾大夫掐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往手术室打电话。回来招呼宋大夫说:“手术室那边说大王他们那台快结束了,咱倆带患者过去吧。早做完好能正常点吃午饭。”

顾宋俩人带患者去手术室,石主任就又回去12楼办公室。他在医学院工作多年,从有赤脚医生培训时就开始做带教老师,自然明白这样的作业对实习生产生的深远影响,暗忖这届的实习生有福气。

——因为经过这样训练的外科实习生,哪怕以后被分到基层医院,只要给他们上手的机会,假以时日,这些学生都有成为优秀外科大夫的可能。

然后他又禁不住思索,看李敏两次考试夺了第一,估计她自己就是这样学出来的。除了暗赞李敏的学习方法好,心里也佩服李敏的无私。要知道这些实习生里,很可能就有留在省院外科 甚至留在神经外科的,将来是同志也是竞争对手。

想到女同志生育后要在孩子和家庭上付出的精力,他忍不住喟叹一声,李敏还是吃亏在性别上了。

但他很快抛开吃亏不吃亏的想法,以省院目前的神经外科患者数量,会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不可能单独立科,这意味着在陈文强掌控下的神经外科不会进新人。

嘲笑了自己咸吃萝卜淡操心的同时,他转念想到医大毕业的学生都这样了,不知道从北医和协和毕业的,又该是怎样的光景?应该会比李敏强!毕竟高考分数差了那么多呢。但是能强多少 会强在哪儿呢?

迫切地想知道,却没有适合的途径去知道。

扼腕叹息之余,也惋惜自己在那名不见经传的医学院禁锢的太久了,以至失去了这辈子的机会。唉!要是早十年医学院同意自己报考研究生 有机会去京城读书就好了。

石主任之所以义无反顾地花了大价钱也要回到省城 离开那奉献了一生最好时光的医学院附院,前面是有学校卡着研究生报考的事儿,后面就是副教授升科室副主任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