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页

幻梦成真 含胭 1181 字 2022-10-19

知博也是特别听话懂事,从来不捣蛋,天天帮姐姐干活。方娟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终于不再吵闹,慢慢地接纳了姐弟两个。

与方娟娟相比,林大海倒是始终宽容豁达,第一次见面就很喜欢小知博,还教知博写字、画画。

林大海高中毕业,在老家算是有文化的人,年轻时做过乡村小学教师,哪知道三十多岁时生了一场大病,欠下一屁股债,才没办法带着妻子外出务工还债。

三个儿子因家境原因,学历都不高,中学毕业后就出来投奔爸妈,一大家子一直辗转在各地做小本餐饮买卖。

在霖市落脚后,林玉生和二哥林玉杰会合,两兄弟盘下个小店铺开起一家小饭店。一开始生意实在糟糕,店里员工都比客人多,孟欢闲得发慌,就独自一人出去做家政工作赚钱。

为了赚更多钱,孟欢选择做居家保姆,包吃包住,每个月只能回家两天。但她收入居然不错,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后,孟欢托林玉生去霖市的聋哑学校打听情况,终于在那年十一月把知博送去继续念书,上三年级。

一年后,林家兄弟的小饭店因为价格公道、口味又好而步上正轨,开始盈利,孟欢就和东家提出辞职。

哪晓得东家不让她走,直接给她涨工资。东家是一对六十多岁的老夫妻,说像孟欢这么年轻,手脚这么麻利,做菜又好吃,还不多嘴的小保姆,打着灯笼都难找。

孟欢就和林玉生商量,又留在东家做了一年的居家保姆。存下几万块钱后,2008年年底,她欢欢喜喜地辞了工,回去和林玉生团聚。

这时候,林玉生和林玉杰准备分家做了,小饭店留给林玉杰,林玉生拿着存款,和孟欢在霖市的大排档一条街盘了个摊位,开始做炒菜炒面生意。

每天下午4点半出摊,做晚餐和夜宵,一直营业到凌晨3点,两个人才一起收摊回家。

大概时来运转,夜宵摊的生意居然很不错,方娟娟和林大海便分头,一个帮二儿子,一个帮小儿子,就这么着,一家人算是在霖市站稳了脚。

知博十一岁时,孟欢经济上宽裕了一些,就带弟弟去看医生,想问问能不能给他装个助听器,好让他听到声音。

但是医生经过检查,说知博是先天性耳聋,又是语前聋,现在年纪大了,就算装上助听器或是人工耳蜗,他能听到一点声音,也不知道意思,更学不会说话,就是白花钱。

医生说:“语前聋的话,五岁以前进行干预,还有效果,他都十一岁了,没有办法了。”

孟欢十分伤心自责,心想知博原本是有机会的,可现在,他一辈子都不可能听见声音、学会说话了。

知博的情绪倒没有太大起伏,用手语告诉孟欢,他没事。听不见、不会说话没有关系的,他会好好学习,长大后保护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