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五二六章:反派骂人

第526章

要请胡家村的人在生产大队啃猪骨头,胡瑶说出的话,肯定是收不回来的。

胡大嫂又跟个受气小媳妇似的,围着她边上转个没完。

“大嫂,你赶紧把屋子好好收拾收拾,现在哪能住人啊。”

真的是跟土匪过境似的,好好的院子和屋子,被翻得乱七八糟的。

不过好在,已经把人赶走了。

胡瑶心头突然一动,赶紧去了一趟地窖,果然跟她预料的一样。

“粮食早被搬走了。”

“没、没都搬。”胡大嫂又跟了进来,都不敢抬头。

没做亏心事就把头抬起来啊,胡瑶无语地看着她。

“大嫂,你说的没搬是什么,现在地窖里这么空。”

“我都放在原来咱妈屋里的那个小窖了。”

胡大嫂脸上竟然有点小得意,整得像是她占了什么大便宜似的。

“你?”胡瑶气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一个人蠢到这种程度,也挺难的。

“那么小的地方,连个人都藏不下,能放几袋粮食。”

“大嫂,我大哥和俩侄子一年的工分,还有你们自己的自留地产的,秋收时到手的至少有个上千斤粮食吧?”

而现在,能翻出来上百斤,都算不错的。

一些其它没有在明面儿上的地和粮食,是连胡大哥也不知道的,幸好都在胡妈妈手里呢。

也算是庆幸,胡妈妈多留了一道又一道的心眼儿,也是正确的。

当时分家时,胡妈妈还是想着要给胡小弟留着的,而且答应村长,这些地给村里种,秋收时分她该得的。

所以呢,今年继续为胡家村做贡献,把她手上的粮食再借给村里,用作上交粮的。

那些粮食可都是大头,有几千斤粮,其实当时分家时就差点拿了出来。也幸好老村长阻止了她,让她别急。而这些粮,现在就在老村长给整的一个小粮库里呢。

做人多个心眼,果然好处多多。

胡瑶正好看到一个村干部还在胡大哥这边帮忙,就过去问了下关于粮食的事。

“生产大队有记录,当时我也负责分来着。我记着你大嫂领的是白面和大米各150斤,咱村条件好,没有黑面。玉米面呢,分了大概有900多斤。”

村干部帮着算了算。

“哟,真被黑心的吴家搬走了啊。”

“还得去要回来。”胡瑶是不想去那个吴家屯,但是事情不能这么算了。

现在粮食就是命,她还没那么大方。

“会不会撕破脸呀?”胡大嫂担心自己以后没娘家了。

“你那娘家还要什么呀。”一旁的村干部呛她一句。

“你妈不是还要给你再找个男人啊,你说说是不是?”

胡大嫂用力地摇头,忽然又是眼睛里都是泪,不断地点头。

“我、我妈被鬼迷了,她肯定不是故意的。”

胡瑶都是很无语了,这种绝对是把她卖了,还给人数钱的。

但看样子,胡大嫂的性子很被动,一直被人指惯了,没自个儿的主意。

这种人,幸好遇到了胡妈妈这种还算善良的婆婆,要不然换一个人家准把她骨头给吞了。

但是还要去要粮,胡瑶又问了一下村干部在吴家屯那边的情况。

村干部是直接摇头,“不管是你家还是咱们村,都不缺这几百斤粮食。那一村子,都没什么好东西。”

“你自己带人去,又不能像今天在咱村一样,全村人帮你。”

一旁的胡大嫂抹着眼泪儿的时候,还竖起耳朵听。听到这时,立即着急地说,

“我妈会叫全村人来的,都不用给吃肉,熬一锅糊糊,那些人绝对肯干。”

胡瑶幽幽地看着胡大嫂,这种事就像是她亲眼见过似的。

“大嫂,这种事你见过?”

胡大嫂缩着脖子点了点头,

“就之前你们刘家村村长带着人来找说法,他家的女婿就是我们村的。当时那家人就这样叫来了大半村的人,把你们村长还给打了。”

刘家村村长闺女被女婿打了,流了产。

村长还算硬气,要让闺女离婚,还要把俩个体弱的外孙要过来一块养。

可是姓吴的这个女婿,真的不是个东西。

不仅不离,还把村长和一起的全给打了。

现在听着,真的是一村子流氓。

也能说明一件事,这个村子的人,平时都干浑事干得不少。

而当时还是向南竹帮着找了人,就是在镇子公安局的彭局长。

几个公安一到吴家屯,一家又一家的都跟老鼠见了猫,全窝在家里不出来。

这事,前因后果,胡瑶知道的清楚着呢。

“哼。”她才不怕姓吴的呢。

“可后来还不是我们村长把事办了,她闺女离了婚,俩外孙也跟了过来。”

“那他是叫了公安。”

胡大嫂撇一下嘴。

“那公安同志咱家也不认识,哪能说叫来就叫来呢。”

胡瑶真想一巴掌把这家伙给打醒了,现在心里还全向着娘家,一点都不为自家考虑。

旁边的村干部在不断地给胡瑶打眼色,都知道胡大嫂这性子。

可胡大嫂却看不出来别人都黑脸了。

“小姑子,我娘家不好惹的,要不……”

“我也不是好惹的。”胡瑶的话嘎巴脆。

“大嫂,你要是只想着娘家,就回去吧。”

而胡大嫂的脸却刷地白了,动了动嘴唇,不敢再说一个字了。

一个被欺压久了的人,在吴家那样的环境当中,一直都不会觉得这种有什么不对。

生气归生气,但是胡瑶知道,把胡大嫂一个人扔这也不行,不管是不可能的。

她找村干部商议了商议,村干部听了她的话后,倒觉得很有理。

“嗯,村里确实有学习小组,不过都是上面下来扫盲的。”

“不管是扫啥的。”胡瑶觉着都成。

“得让她在村里有个事干,她经常在村里组织学习,也能跟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