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第两百六十五章清穿文世界25

今年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四福晋嫡子没了,她大病一场,好容易好了,不过整个人都消瘦了,性格也越发沉闷不爱说话。

闻言只道,“让李氏过去看看。”

李氏顿了顿,忙站起来道,“我服侍福晋,以后有机会见的。”

她当然想见见这位未来的儿媳,说起来,还是当初怀恪生辰的时候,她见了一面,只知道是个孩子样儿,具体的完全不了解。

可福晋当面,她哪好意思自己一个人去见。

说到底她是侧福晋,福晋才是嫡额娘呢。虽然自从弘辉去世后,她在府里的地位就显得特殊,毕竟府里所有的孩子,都是她生的。

可越是这样,她越不敢造次,不为别的,只因为弘盼,弘昀,甚至是怀恪身体都不好。

她唯恐自己不小心,就会失去他们。

她不是影射福晋会动手害庶子,而是当初弘辉的葬礼上,弘盼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应对,只要她不惹福晋,福晋就不会动她的孩子们。

所以大面上,她一直恭敬小心的对福晋。

四福晋闻言,也没再多什么,只点点头,让李氏不必跟着,去侧福晋那边坐着休息。

十四福晋撇撇嘴,四嫂越发没劲了,虽然嫡子去了,她心里难过。

可把日子过成这样,每日不是吃斋念佛,就是管理家务,把自己整得像个女管家一般,又有什么趣儿。

这么想着,她也不再和四福晋说话,而是和十三福晋聊起花样子来。

德妃坐在上首,

老四是个冷硬的脾气,但规矩上从不出错,以前弘辉在的时候,他就一心培养弘辉这个嫡长子,至于剩下的弘盼和弘昀,都以养病为主。

弘辉去后,弘盼展现了惊人的能力,那是能帮助老四登临高位的,再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可他并不会因此,就刻意抬举弘盼的生母李氏,反而更加注重福晋的权威。

而李氏,是个聪明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所有的心神都在养大几个孩子上。

弘盼能出息,没多少她的功劳,是弘盼天生聪慧,可她一心慈爱,弘盼再怎么样,也都会惦念几分,所有李氏的未来,是不用考虑的,肯定比自己都过得好。

而老四福晋呢,其实没了弘辉,她的日子也不会差。

德妃也听说了,弘盼在弘辉葬礼上做的事,那几乎就是在承诺给四福晋养老,给弘辉继嗣。

有着情分在,老四福晋尽可以大胆一点,用心一点,帮着李氏养好弘昀弘时和怀恪,再对弘盼福晋上点心,未来皇后太后的位置是坐得稳的。

她只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为了一个过世的孩子折磨自己而已。

德妃自己夭折了二女一子,岂会不知丧子之痛,可人总得往前看,老四福晋要总过不去,那未来即便成了母仪天下的皇后,日子也不过是苦熬罢了。

德妃在心里轻轻叹气,老四的女人当中,福晋一心念佛,李氏不能宠,不然就是把福晋架在火上烤。

可有弘盼这个准继承人在,也不能再纳一个侧福晋,而其他格格们,就没有一个能服侍的。

想到这个,德妃就头疼,又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赐什么女人,再等等吧。

看皇上的意思,应是没多久就要退位了,新帝继位后再看看吧。

然而德妃不知道的是,她家老四是妥妥的工作狂,女人算什么,完全没放在心上,眼里只有工作。

卷得哟,差点让那些优秀的兄弟们,组织起来举行第一次罢工运动。

唯一能逃脱他卷王压榨的,就是卫其轩这个在他看来,身体虚弱的儿子。

其他人,呵呵了,就连他敬爱的二哥,都没逃脱他的各种工作倾斜。

而那边,已经初现卷王本质的四爷,却老老实实的坐在乾清宫,和兄弟们一起,看着皇阿玛接待一波又一波的大臣,视线却在卫其轩的身上。

作为这端庄肃穆大殿里唯一的另类,卫其轩躺在软塌上,手上是一本孤本,旁边还有宫女小心伺候着用茶用糕点。

四爷忍不住嘴角抽抽,皇玛法对这小子,也太纵容了吧,大臣们都看到了,皇家的脸面都丢光了。

可实际上,不久的将来,他成了这座宫殿的主人,卫其轩依然一样随性,别人都正襟危坐,就他自在得很。

这时候的接近,也不是说公事,而是这些大臣们给皇上送上吉祥的话,宴会前见人,也是代表皇上对这些臣子的嘉奖。

很快,这一环就结束了,所有大臣都下去了,康熙喝了一口茶,对卫其轩道,“今天怎么没去找你的小福晋?”

他还以为这小子会跑呢。

卫其轩翻过最后一页书,放下,“这就去。”

“站住,跑什么跑,现在大伙儿都在,你再给讲讲经济制裁的逻辑。”康熙立刻道。

卫其轩淡淡的道,“皇玛法之前不是听懂了嘛。”虽然他之前就是简单论述了一番,但康熙是真的聪明,很快就想通了里面的关节。

“可我觉得,你还有很多东西没讲,比如资本运作。”康熙眼神变幽深,这个东西,是要动摇国本的,在那之前,他和他的儿子们,必须要搞懂。

“这就涉及更深层次的理论研究了,等我写下来,您和叔伯们慢慢看吧。”卫其轩打了一个哈欠,对于康熙压迫性的眼神不以为意。

时钟滴滴答答往前走,梁九功进来提醒,“皇上,时辰到了。”

康熙知道不能从这小子身上挖到更多,遗憾地站起来,往外走,众人跟上。

他们到的时候,大殿里已经坐满了人,康熙一来,全部跪下行礼。

站在上首,康熙叫了起,然后念了一篇贺词,不外是总结今年的政绩,期望明年风调雨顺。

等康熙念完,众人又再次跪下,山呼万岁。

结束后,康熙大手一挥,一道道精致的菜肴被端上桌,再加上酒,气氛一下子就热烈起来了。

康熙对四爷道,“你帮我敬叔伯们一杯。”

往年这都是太子的活,可既然现在太子已经辞了,四爷成了无可争议的继承人,就成了他的任务。

这些宗室王爷们哪里敢喝四爷的敬酒,一个个老老实实站起来,谦卑地弯腰喝下。

而四爷,只一个小小的酒壶,就转满了全场。

之后就是直郡王和理亲王下场,以及其他皇子阿哥们找人喝酒,而大臣们也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皇孙们则在另外一个角落,他们不被允许喝酒,就互相聊天说着话。

其中最受欢迎的是弘昀,没办法,卫其轩一直在皇上身边,他们不敢凑上去,而弘昀是卫其轩的亲弟弟,他们可不要巴结巴结。

别以为这些都是孩子,不懂这些,其实哪个皇家的孩子是真的单纯的。

要真有,那只能说是被父母放弃了,该教的都不教。

可这些皇孙们不是,皇子和宗室的王爷们,对他们寄予厚望,管教严厉着呢。

他们或许熊,或许读书偷懒,学武不认真,但不代表他们没见识,没脑子。

该交好谁,该远离谁,那是一清二楚。

弘昀是个腼腆孩子,但他聪明,不会过分自傲,也不得罪人,谁和他说话,他都笑着回答,一时间皇孙们相处和睦。

康熙坐在上首,看着他们打打闹闹,再看一眼身边的卫其轩,懒懒散散地坐着,也不知道想什么,“你就不想下去和他们一起玩?”

再怎么聪慧,也是八岁的孩子,康熙自认为自己也没拘着他啊,怎么除了对钮钴禄家那个格格,对谁都冷冷淡淡的呢。

卫其轩轻咳两声,然后才道,“我是能和他们玩布裤啊,还是能喝酒啊。”

康熙无语,好吧,他忘了这孙子身体很差。

酒过三巡,所有人都放松下来,宴会本该进入白热化,更加热闹才是。

可就在这时,理亲王和直郡王首先回了座位,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回了自己的位置。

众位大臣一看,忙老老实实地回去,就连皇孙们,也收了桌上玩闹的色子。

康熙看着安静下来的大殿,站起来,“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朕于八岁继位,在位四十三年,一生了无休息……利为利,以天下之以天下,孜孜汲汲,夙夜不遑……虽无尧舜之功,然鞠躬尽瘁,诚谓此也。”1

说完了开场白,他对着梁九功道,“宣旨吧。”

“是!”梁九功忙出列。

众人这才注意到,梁九功手里一直拿着这个托盘,之前还以为是康熙御用的东西,没想到却是圣旨。

梁九功把托盘交给身边的太监,自己打开上面的盒子,取出一卷圣旨,“雍郡王接旨。”

四爷跪下,而其他皇子也跟着跪下,跪在他身后。

大臣们心里一惊,纷纷跟着下跪。

“……雍郡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2

梁九功的声音又大又响亮,那一字一句就像砸在在场人的心中。

有人听完兴奋,有人激动,也有人遗憾,有人震撼,总之不一而足。

四爷的心情最奇妙,身为皇子,他当然肖想过那个位置,可在有太子的情况下,他完全没生出争夺的心。

可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出人意料,他居然成了最终的胜利者。

虽然早有预料,可等真的降临,还有点恍惚。

而其他人,都眼角视线去看他,只见四爷深呼吸,大声道,“儿臣接旨,谢皇阿玛隆恩!”

说完,对着康熙磕了三个头,然后拿着圣旨站起来,走到康熙的身边。

现在轮到别人跪拜他了,这次是三跪九拜,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隆重。

女眷那边,也能听到梁九功的声音,除了太后之外,其他人也都纷纷跪着,等圣旨念完,在礼部官员的主持下,对着那边大殿下跪。

传位之事有些人知道,可大部分都是不了解的,惊愕之余,纷纷拿眼神去看雍郡王的人。

而洛霜,也被身边的人偷看着。

可不嘛,从今天开始,她就不再是一个贝子福晋了,而是皇子福晋,这得多幸运,才能从一个五品官的嫡女,成为皇长子的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