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结为道侣了?

第三十六章

黄泉。

这是人界最低处,天空昏黄,旷野幽暗,视线所及,只有浩浩荡荡的黑色江水,一眼看不到边际。

岸边没有草木,江面没有飞鸟,四野无人。

江边突兀立着一座孤峰,像是被谁竖着削平了,上书【黄泉弱水】四个大字,字色暗红如血。

弱水水深三千丈,轻若鸿毛定底沉。

“释青灯”嗅到阴森沉郁的水气,终于把视线从盛希夷身上移开,扫了一眼:“这黑水与蓬莱山下的倒像。”

盛希夷垂下眼眸,微一点头。

其实神话中,弱水有很多不同版本,有的说弱水是围绕着蓬莱仙山的黑海,有的说弱水是八百流沙界的流沙河,也有泛指险恶难渡的江河湖海,等等。

把弱水和黄泉联系起来,是因为哥哥为他写这本书时,完全顺应了他的喜好,但哥哥本心对男主释青灯和这个故事都不太喜欢,就在无关紧要的背景设定中给自己找乐子,黄泉与黑水的对应有些好玩,哥哥就随手将黑色弱水写作了黄泉。

数十年,从学会搜魂术那天开始,他就从未间断搜魂苦寻,他哥哥或许真的不在这方天地,那到底在哪,他要如何寻找?

“在想什么?”

听到“释青灯”的问话,盛希夷回过神来,平静道:“无事,我们下去吧。”

“释青灯”眼神一暗,没再多说什么,随着盛希夷踏云落地。

落地了才发现,有四位修士站在孤峰下,似乎是这次同队救援的队友,正在等待他们。

盛希夷心道一声惭愧,走过去赔礼道:“久等了。”

四位修士恰是两男两女。

一个戴着一串拳头大佛珠的男武僧,左手握有一根伏魔棒;

一个笑起来就显出浅浅酒窝的女儒,正是刚见过的上官晴;

一个束着高马尾,轻甲武服打扮的飒爽女儒,背着雕弓箭囊;

一个姿容貌美,背着长剑的男道修,他是穆兰道的师弟,剑伶仃,他是婆娑派这一辈中修为仅次于穆兰道的佼佼者,婆娑派以善入道、越善越美,他的容貌自然是极为清丽,貌美动人。

上官晴刚才不知为何沉着脸,见他们过来才又恢复了平日笑容,此时闻言笑道:“两位前辈刚在蓬莱,得下山赶来,我们又不是不知情,何须见怪。”

说到这,她灵动眼眸往盛希夷与释青灯间一扫,又掩嘴促狭道:“倒是剑伶仃道长,眼下邪魔作乱,他本是接了任务要捉鬼去的,这是专程赶来等候盛前辈,要赔礼,该对他说才是。”

专程来等他?盛希夷有些疑惑。

他和释青灯与穆兰道是同学,可以说熟悉,但穆兰道从入门道场结业后拜入婆娑派,他们和婆娑派众人就不熟了,穆兰道这位剑伶仃师弟,盛希夷只在领任务时见过,在穆兰道介绍下算是点头之交,素无来往,今日若不是同队,那是有什么事专程来找他?

那或许是要事?

盛希夷这样想着,主动询问:“何事?”

剑伶仃着盛希夷,腼腆笑了笑,提议道:“希夷前辈,借一步说话可好?”

看来还是机密要事。

盛希夷点头应允,正要抬步往旁处走,“释青灯”伸手一拦,阴阳怪气道:“有什么话不能在这说?”

“别闹,”盛希夷正色道。

“释青灯”顿时气炸,低声对盛希夷怒喝:“你要跟那个小狐狸精说悄悄话,还怪我闹?”

虽然“释青灯”压低了声音,可此地天野空旷,一共就六个人,传音效果太好,就算不想听也都听得见,男武僧与上官晴倒是忍住了没什么表示,剑伶仃闻言莞尔,长马尾女儒干脆爆笑出声。

丢人。

盛希夷深吸一口气,拂尘一甩,糊上“释青灯”脸,把人拍开,才替他对剑伶仃抱歉道:“对不住,他现下脑子不清楚。我们过去说吧。”

剑伶仃避开瞪着自己的那双怒气腾腾的眼睛,只对盛希夷温言点头应道:“是。”

他们二人走到一边。

既然是穆兰道师弟,那也算是他与释青灯的后辈,无端端被“释青灯”骂成小狐狸精,盛希夷感觉挺对不住这孩子,又主动问:“劳你特地赶来,难道是穆道长或婆娑派有什……”

剑伶仃一扫刚才腼腆羞涩的模样,面容严肃,不等他问完就低声承认道:“这次来,实是我自作主张。前些日子,释修士失踪后,您一直没有现身人前,没参与众修集思广益寻找斗龙之法。我说这话不是指责您,您那时为好友伤心,我们找着的斗龙之法大部分是无稽之谈,能用的很少,能在战场上用的还只有一个献祭术,效力不如您直接动手……但正因如此,经过这番苦寻,我们对龙有多么强大危险知晓得更为清楚,希夷前辈,您与释修士是至交好友,但龙毕竟是龙,我将当时找到的斗龙之法和龙之弱点都记在这本册子里,我并不是觉得释修士就一定会如何,我只是想请您收下,以防万一。”

“多谢,”盛希夷平静接过那本册子放入法戒中,还道了声谢。

剑伶仃顿时松了口气:“我还以为您会生气。”

生气?

盛希夷冷声宽慰道:“你是好意,我为何要生气?”

这并不是什么珍贵秘籍,是亲笔抄的册子,记下的是众修集思广益的斗龙之法,那就是一片好心,没必要不近人情。再说,收不收是一回事,用不用是另一回事,翻一翻,增长关于龙的见闻也是好的。

而且,盛希夷回想被“释青灯”揩油的情形,额角青筋又是一跳,说不定这本册子还真的有用。

闻言,剑伶仃腼腆一笑:“是我多虑了,前辈果然是前辈。”

见他没其他话说,盛希夷率先走回了众修站处,“释青灯”一副很生气很需要人哄的模样,看得盛希夷手痒。

剑伶仃向众修一礼,辞道:“魔界之门四起,我接了任务在身,就此别过。预祝此行平安救出佛魁。”

除了“释青灯”,众修皆是回礼,剑伶仃不再多留,踏云而去。

平时打点这些的人现在指望不上,盛希夷看向两位陌生修士,冷声有礼道:“既是一同救援,不知如何称呼?”

上官晴替高马尾女儒介绍道:“这位是我师姐,南野无晴。她能弓擅箭,智计过人,修为远高于我。”

晴?无晴?这名字倒巧了。

不等盛希夷开口见礼,南野无晴艳丽眉目幽然一深,意味深长地大笑道:“智计过人?小晴儿,不就是上次历练倒霉撞了一块,何须如此夹枪带棒,跟师姐还记仇呢?”

上官晴笑了笑,眼神却无半分笑意:“师姐多想了,我头回历练,不识人心险恶,落得人头落地的下场,是晴儿无能。大家都抹了记忆,下凡走一遭,成王败寇,哪有什么记仇之言。只是有些人,当街斩了良将,称帝六年亡朝,要早知道,一样是忤逆儒门君令,或许我还真不如坐实罪名先反了。”

听到这,盛希夷算是明白了。

儒家修行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门高修都必须下凡历练,不然,没有民望,哪来的儒力修为?儒门魁首冯王孙就曾多次入世,每一世是受到万民敬仰的国之栋梁,他最厉害就在于不管多艰难的局面,都坚持不称帝,只以朝臣身份扭转乾坤,所以冯王孙不仅是儒门上下敬仰的大儒,更受凡间万千儒生顶礼膜拜。

儒门以魁首冯王孙为至尊,他之下是[儒门十贤],亦是当世大儒。儒门十贤文武各半,六位男儒四位女儒,女儒中有一[红衣杀将]哥舒刀,南野无晴与上官晴都是她的弟子,上官晴年岁虽小,修为功课却都出类拨萃,因此也下凡历练了一遭。

既然是历练,那就不能带着修为作弊,儒门高修下凡都是抹了记忆再塑凡胎,若是恰好时间撞上了,都是能站上朝堂的大儒良将,那到底是同门相杀还是并肩相携,都是说不准的事,全看天意。

南野无晴和上官晴身为师姐妹,下凡历练遭遇这种局面,不得不说是天意弄人了。

南野无晴啧了一声,不当回事道:“拉倒吧,你都结党结了半朝了,不斩你斩谁,我到底还是有恻隐之心,没凌迟了你以儆效尤。称帝更不是我想称帝,那么个烂摊子,我早想打到隔壁宁国去,就在那占地为王,是你死拽着不让我走。”

这话听得上官晴再也绷不住,斥责道:“堂堂一国太女,弃国而跑,那像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