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一个好官

女皇攻略 若然晴空 1583 字 5个月前

以粮食代替工钱也是没办法的事,安息国使用的钱币和晋国有很大区别,以前的钱币要回收兑换成晋国的铜钱,杨赦一开始带来的库存就不太够用了,索性这些人从前也没怎么用过钱,比起能够被人轻易抢夺走的几枚钱币,还是沉甸甸的粮食袋子更得人心。

晋国最常见的粮食是粟麦,粟米可以蒸食,麦子磨成粉制成面食,如今稻米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良田,因为朱云锦夫妇的良种研究主要对象还是稻米,去年秋收的时候,江南市面上出现了一种新药种,连同配方都广为流传,朱云锦夫妇立刻对新药种进行研究,最后发觉这种药种虽然在增产方面略有不足,但抗虫害的药性极为强烈,甚至有些能够保留到收割时,需要浸泡祛除药性,但这样的大方向却是他们从未考虑过的。

夫妇二人同时想起在良种研究之前,被农家普遍应用的一种东西,农药。

农肥有了,农药也该提上日程了。

蓝星的农药研究实际上是停摆的,农药易于购买,毒性强烈,在研发之后引起过成规模的投毒事件,后来虽然改进多次,但由于初版投入大量资金,在市面上流传太多,还是隔三差五就会冒出几起农药中毒的悲剧,后来因为良种的推广极大地减少了农药的需求,这把双刃剑也就此消失在了蓝星的历史里。

晋国毕竟没有蓝星那种科研程度,朱云锦夫妇使用的很多机器都是木匠陶匠捣腾出来的极简版,晋国推广开的良种在二人看来算是阉割版中的阉割版,农药就很有必要了,而且朱云锦年轻时候也曾经做过农药研究,可以跳过毒性太过强烈的初代二代,直接进行优质农药的研究。

与此同时,远在江南水乡的孙思邈也迎来了一场小小的危机。

江南小神医治死人了!

来到大晋之后不久,孙思邈就治了几起大病,用诊费盘了一家店面作为医馆,他每隔两日坐堂问诊,每隔一月免费替穷苦人家诊病,遇到实在可怜的还会免去医药,对他来说,这不是善心,而是做惯的事情,犹如吃饭喝水。

也因此,很多医馆少了生意,得罪了许多同行。

行医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般来说一个地方的医馆数目是固定的,大夫也讲究师门传承,大部分人从生到死都不会离开生身之地,大夫之间论资排辈都有关联,要从坐堂大夫那里排个顺序,就像孙思邈的原身拜的成安堂李大夫,在当地医馆排辈第三,号称李三,穷人家叫声李三爷,在富贵人家面前就叫李三儿。

孙思邈横空出世之后,就连那些几辈子交往下来的富贵人家都不找熟悉的大夫看病了,正常大夫给病人看病,讲究一个“留根”,也就是不治全,拖个一年半载,开最贵的药材,往往穷困些的人家把病拖好了,也就家徒四壁了,富贵人家更是从出生起就喝药,身体弱的告诉是胎里带病要喝一辈子的药,身体好的也没事,多喝几年药就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