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第 161 章

赵仪瑄在前,宋皎便在后面三四步远,到了丹墀前方,两人行礼。

皇帝坐在龙椅上,两只深邃的眼睛扫来扫去,望着太子身后那个身形纤薄的人,一身大红的獬豸官袍,宽绰的袍服遮掩不住天生纤弱的身量,那艳丽的红反而把她的脸衬得越发雪似的白,好像日影一烈就能化掉似的,虽然是半低着头,仍能看见那青黛如画的一双眉,令人过目难忘。

果然是个女子啊……皇帝心想。

但一想到她在御史台审王纨中中,尤其是此番南行干的那些事,又仿佛不是一个女子能做出来的。

大概也正是因为她柔媚风流的相貌跟她缜密干练的行事风格完全两样,所以才叫人无法怀疑她的身份。

皇帝收敛心神看向太子:“去做什么了?”

“回父皇,到豫王府要人去了。”太子坦然地回答。

皇帝嗤地冷笑:“你竟一刻都等不及。”

赵仪瑄道:“儿臣哪里是等不及,已经等了太久了。”

皇帝皱皱眉:“你是不是觉着朕不会为怎么着你,就又放肆起来了。”

这会儿,皇帝开始怀念前天太子那尽量讨好的很乖的口吻。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没了制衡他的法宝,他就又嘚瑟起来了。

赵仪瑄却即刻道:“儿臣不敢,儿臣知罪。只是担心豫王府有什么纰漏,所以才先赶去看看。”

这态度还算让皇帝满意,他扫了眼在太子身后的宋皎:“宋夜光。”

宋皎跪地:“微臣在。”

皇帝刚要张口,就见赵仪瑄回头看向宋皎,皇帝便道:“太子,你先退下。”

赵仪瑄微微意外,他显然是不太愿意,但他知道自己此刻该怎么做,于是向上应道:“儿臣遵旨。”

太子言听计从地退了出去,皇帝道:“宋夜光,你起来回话。”

宋皎谢恩,缓缓起身。

皇帝的目光闪烁:“听说你昨日在豫王府……害了病。”

宋皎正略觉紧张地等待皇帝的质问,闻言微怔:“回皇上,微臣并无大碍,现在也已经好多了。”

皇帝淡淡道:“季节轮换,时气不定,是最容易犯毛病的,来人。”

话音刚落,便有两名嬷嬷从偏殿走了出来。

皇帝道:“帮宋按台看看。”

宋皎一惊,细看那两人有些眼熟,竟是豫王府内见过的,她忙道:“皇上,微臣已经……”

她觉着皇帝让这两个给自己“验过身”的嬷嬷来,并不是要叫人给自己看什么病,但又想不通到底是怎么样。

而且她本以为皇帝是要兴师问罪的,怎么竟然不提那些,上来就要看诊?

那两人已经走到了跟前,原先面无表情的脸上稍微地带了点温和,一位道:“请抬手。”

宋皎无奈,只好把右手抬起,那人便在她脉上听了半晌,另一位则问:“可觉着有什么不适?”

见她摇了摇头,便又问:“昨夜到今日可吐过?”

宋皎愣怔,又一摇头:“不曾。”

“吃过什么?”

她想摸摸袖子里的栗子酥,纳闷而平静地:“吃了几块糕点。”

嬷嬷皱眉:“只吃了这些?”

宋皎一头雾水,忍不住又看看前方的皇帝,按捺忐忑,她说道:“昨儿本吃了不少,晚上都吐了,后来……”

后来她服了药自以为必死……谁知却似因祸得福。

另一个嬷嬷又叫她抬左手,宋皎只好先把袖子里的点心掏出来。

那两人惊疑地对视了一眼,却仍是有条不紊地替她诊完了脉。

宋皎满心不安,她模模糊糊地觉着,皇帝……是不是怀疑自己从南边带了什么病回来?难道是什么……瘟疫之类?所以如此提防?

那两个嬷嬷退了回去,上丹墀靠近皇帝身边,低低地跟皇帝回话。

宋皎屏息静气竖起耳朵,依稀听到什么“体弱”,“进食”,莫名其妙。

顷刻,嬷嬷们退入偏殿,皇帝道:“赐座。”

魏疾公公亲自搬了个锦墩送了上来,宋皎简直“受宠若惊”,欠身道:“劳烦公公。”

皇帝说道:“你的家中情形,朕已经知道了。你之行径虽是欺君,但也情有可原。”

宋皎才坐下,闻言又站起来。

皇帝抬手示意她落座,继续说道:“何况你所作所为,皆是利国利民之举,朕一则是惜才,另一方面……”

他并未说完,只道:“朕思来想去,你的死罪当然可以赦免。但官职是保不住的,毕竟本朝还无此等先例。”

宋皎垂头:“多谢皇上恩典。”

皇帝道:“以后你打算如何?”

宋皎沉默。

皇帝也并没有催促,而只是默默地打量着面前的人。

再次细看,确实,宋夜光生得极为出色,眉目如画,气质出众,在阅女无数的皇帝看来,若换上女装,仔细妆容,必然也是难得的绝色,太子的眼光是不错的。

但所谓的祸国妖姬之类,却是半点儿也沾不上。

她就清清冷冷地,像是一抹春天里的月光,温柔而皎洁,叫人心动,但绝不迷乱。

当内选司的嬷嬷围着她的时候,她那满脸茫然之态,可见她丝毫不知身上发生了什么。

皇帝心里本是不喜宋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