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

知道对方肯定在感谢自己,但这些都是顺手为之的小事,不值得一提。

太央宫正殿,几位六部的官员,为了赦令之事争得面红耳赤。

有认为应该减免赋税的,也有认为应该大赦天下的。不过他们表面吵得很欢,内心最想的,还是朝廷加开恩科。

在座诸人,谁家没有几个念书的子孙后侄,加开一场恩科,后辈们中举的机会也能多一次。

但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就更不能轻易开这个口。

互相争吵的心里明白,没有开口说话的也明白,大家都期盼着有人开这个头,又不想开头的人是自己。

“陛下,微臣觉得诸位大人说得都有道理。”明敬舟站出来:“但是微臣以为,赦恩还有一种方式。”

来了,来了。

正在争吵的官员,纷纷停了嘴,他们用鼓励的眼神看向明敬舟,说,快点说出口。

“哦?”隆丰帝抬头看向明敬舟:“明爱卿有什么好主意?”

大殿里安静得落针可闻。

“微臣斗胆,请陛下开恩科,广纳天下贤士。”明敬舟作揖行礼:“良臣多了,对我们大成亦是一件好事。”

隆丰帝皱了皱眉,似乎对这个提议并不是很满意,他转头看向其他官员:“诸位爱卿怎么看?”

他问的是刚才那几个争吵的官员。

“陛下,微臣以为……明大人说得很有道理。”

“微臣附议。”

“你们方才不是想减免赋税或是大赦轻囚?”隆丰帝摇了摇头:“明爱卿虽是好意,但现在已进二月,让学子从四面八方赶往京城参加恩科,对他们而言太过劳累,朕以为此举不妥。”

众臣:“……”

哪里有不妥了?

若是朝廷真能加开恩科,天下学子就算爬也会爬到京城。

寒窗苦读数十载,不就是想货与帝王家么?

劳累算什么,读书苦了这么多年,哪个读书人会嫌弃多一场恩科。

“陛下,微臣以为……”

“不必再说。”隆丰帝打断明敬舟的话:“明爱卿再想想其他主意。”

在场的六部官员心凉了半截,看来加恩科一事,没什么希望了。

“陛下,宸王殿下求见。”

隆丰帝看了眼几位大臣:“宣。”

“儿臣拜见父皇。”宸王穿着一身亲王袍走进正殿,他看了眼殿内众人:“各位大人也在?”

六部官员想到了那些字迹疑似宸王殿下的奏折,心情十分复杂。

“下官见过王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