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页

而为了让这个节日与姜国自己的国诞日区分开来,秦门又称这个节日为“大周文化节”。

……

……

国子监门口,一大批学子们正拿着那张请帖愣神。

读书人里十个有八个是周朝的路人粉,还有两个是死忠粉,一听说这次的节日与周朝有关,一帮人来了兴致,纷纷问那小童要请帖。

然而来要的人太多了,小童怀里那一大摞请帖不一会儿就发完了,一见还有人问他要,兜里空空的他只能在那里偷偷抹眼泪,看得人心有不忍,最后大家伙儿合计了一番,按照住处的远近,几个人共看一张,总算是自发把事情给解决了。

小童完成任务高高兴兴一蹦一跳地回去了,学子们则约好等休息完吃饭的时候再找个地点一起来看看这封和大周有关的请帖是什么东西。

结果还没到晚上,等不及的一群人就已经集中到了酒楼上,点了两个菜点了一壶酒,就迫不及待掏出那封请帖凑在一起看了起来。

众人本以为这张请帖应该是邀请他们去参加大周诞辰庆祝活动的邀请函,听之前小童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但等他们真的把请帖翻开一看,才发现自己错得多么离谱——

这不是一张邀请参加大周诞辰的邀请函,这是一张穿越的邀请函!

邀请人是晋江文学城里名气最大的秦关之,整个请帖上的措辞比起他们三年前来都城看到的海报上要优美许多,让人读了还想读。听说秦关之这半年来一直跟随退休的老大人们念书,如今看来效果不错,也不知秦关之是和哪位老大人学的,他到时候厚着脸皮去拜师成不成?今年科举是没戏了,拜个好师父,三年后说不定就是他金榜题名之时啊!

话题重新回到这张主题为穿越的请帖上面来。

穿越,这个原本应该脱胎于现代的词汇,因为穿越人士秦门的出现,出现在了如今这个古代的社会。

要说最早的出现应该是在多年前晋江举办的一场文会上,在那一场聚集了都城所有爱编故事的文化人的文会上,作为主办方代表的秦关之向众人出了一道考题,由他写一个故事的开头,由下面所有参加文会的书生续写这个故事。

穿越这个概念就被秦关之隐藏在这个故事开头里,然后随着这群都城书生的故事续写,灌输到了这群书生、乃至所有都城人的耳朵里,最后,又被所有来到都城赶考的外乡学子所知,成为了整个姜国人人皆知的一个概念。

秦关之在这张邀请函上所用的就是这样一个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