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

比如说各部门之间招人和人才调用上问题就很大。

别的不说,就说报社现在的元老编辑当初其实是杂志社的编辑,再比如报社之前趁着科举年新招进来的实习生,现在又有很大一部分人实习期结束后去杂志社工作了,千辛万苦培养出的人最后去了另一个部门干活,要是你你心底能好受?

还有旅行社和艺人部,旅行社也有不少导游是从艺人部转来的,两家之间现在看着亲如一家,谁知道未来会怎样呢?

再说出版社……

出版社这方面的问题更严重,人手是报社和杂志社漏出来的,签约作者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没有表演天赋的说书人,并且没有自己独立的发行和宣传渠道,多年销量垫底,以至于副社长开会时常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

以前秦门和他的徒弟们都在都城看家,一直控制着这方面的问题,作为领导没有意见,下属当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可谁让他们“离家出走”了快两年呢?

原本需要他们照料的婴儿长大成人,之前的小打小闹酝酿下去就会成为灾祸,分是一定,现在分,大家还是好的合作伙伴,以后分,那就不一定了。

果不其然,在听到“分家”的消息后,众人除了一开始有些小别扭,倒是很快就选择了接受,并且开始商讨起家里这些“家当”要怎么分的事情。

艺人部的地盘就是东街已经建造好的大剧院了,第一任分公司总裁是小五,他会带走所有的说书人和招来的演员、歌手,其中就包括老二和老三。

报社有自己的编辑和记者,旅行社也有自己的地接导游和旅行团保安厨娘之类的,都算是权属比较好划分的。

唯一复杂一点的就是杂志社和出版社之前都是共用的签约作者,双方现在必须掰扯清楚哪些是杂志社的签约作者,哪些是出版社的,最后还是秦门做主,把所有写小说和有过出版经历的都塞到了出版社,把经常在杂志上写稿的塞进了杂志社。

人员划拨完,再是资金的分配。

秦门想给这些分公司走的是股份制,作为总公司,秦门在每个分公司都占四成的股份,剩下的六成则由分公司的员工和领导划分,钱这方面的事情想要掰扯清楚可比人员这块难多了,所幸真的要拆伙起码也要过完年,到那时时间会让大家把一切都拆清楚的。

而在说明完这地图上已经被划掉的那一部分红色土地的用处之后,大家的目光又聚焦到了剩下的那一半上。

之前那一半的土地被换成了西街的商铺,那剩下的一半呢?

要换成什么?

“剩下的一半我们用来造房子。”秦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