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明明教材都是那几本,为啥非要名师辅导?

不就指着人家和考官有那么一个指甲盖的关系说不定到时候可以透题,又有不少解答科举题目的经验可以分享给你吗?

可是当《三年科举,一年模拟》这本书出来之后,广大考生一下子就疯了!

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书!

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

一群学子捧着这本教辅书泪眼汪汪。

这书讲的比他们的先生讲的都要好,一针见血,更不要说写书的还是曾经出过考题的老大人了!这个身份拿出来可比那些教书的先生要高好几个级别!

有了这本书在,学子们又听书铺的掌柜说,晋江文学城以后每次科举考试后都会出一本新的,还是请曾经出过题的退休老大人写!

一群人越听越激动。

这样一来,他们哪里还需要低三下四求神拜佛?

因为科举在姜朝的新变化,即除了第一轮考试之外接下来两轮都不直接考察书本知识了,以至于很多时候,没有门路的学子们除了破罐子破摔之外,少不了寻访各种名师指点,但很多时候“名师”也都只是花架子,但他们却不得不为了那一星半点可能的诀窍求爷爷告奶奶,而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只要买了这一本书,就可以省下不少求人指点要给的“束脩”,而他们能得到的回报比之前还会更大!学到的东西更多!

这么好的一本书,只要是个读书人,谁会不买?

“《三年科举,一年模拟》这本书第一批印了三万册,不到两天就被抢完了!各大书铺的掌柜当时都挤在咱们晋江文学城的出版社门口,手里捧着钱催着快点加印让他们领回去,好多人都堵在他们店门口等着买呢!”

说起当时的盛况,小四脸上都是自豪的神情,得意到不行。

而另一边,只能听听书有多畅销的其他四个徒弟脸上就带出惋惜的神情了——

因为晋江文学城没有自己的书籍销售渠道,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和这些书铺合作,每次有要出版的书就印好拉到书铺那里去卖,那会儿他们有求于人,为了谈合作权,秦门和几个徒弟付出了不少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