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小品的故事发生在盛朝和姜朝两朝交替的时间段。

此时盛朝刚刚结束了它对这个国家百姓的统治,泥腿子出生的姜朝皇帝在都城登基,姜朝的第一个秋天,晋江却遭遇了一场十年难遇的旱灾,庄稼地里颗粒无收,所有人愁眉苦脸。

然而还没等村里的大伙儿想办法度过这场旱灾,晋江新任的知府到了晋江到了,从衙门走出来的小吏贴了皇榜,挨个村子的通知,告诉他们知府大人会派小吏到各个村落来,请各位村长和村民做好准备。

这一通知,村里的百姓更愁苦了。

这往年,衙门的小吏不是没有来过村子里,可每一次他们到村里,就是通知他们交税,村里的老一辈聚在一起合计了一下,觉得今年估计也是如此。

这可如何是好?

他们今年遭了灾,哪里来的粮食交给官爷啊!

小巧和她爹生活在晋江的村子里,小巧娘去世得早,她与她爹相依为命,好日子没怎么过过,从小到大没吃过一顿饱饭,一年到头只有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回肉,而他们之所以过得如此拮据,其实都是苛捐杂税给害的。

小巧她爹讲述起了在盛朝(前朝)时,每到官吏来收税时候的事情:

“这光景好的时候,一家老小勒紧肚皮,交完了税子省着点吃,还能熬过一年,可若是灾年……典儿卖女、易子而食这都是平常事儿……你爷爷奶奶就是怕自己成了家里的拖累,硬生生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饿死的,你娘,你娘她,她当年也是为了省一口粮食给我们父女自己舍不得吃,把自己饿病、最后饿死……如今旱灾一闹,咱自己的都不够吃,这粮食交不出来,可怎么活啊!”

小巧她爹说起这一段来时声泪俱下,带着压抑哭声的一段话将整个家庭因为交税和粮食不够吃导致的种种悲剧全部描绘了出来。

台上的老爹哭的凄惨,他佝偻着背,头发散乱,站在台上像一个失败的丈夫、一个失败的儿子和一个失败的父亲,而台下,安城的百姓们也跟着哭的凄惨。

谁家不是如此啊!

苛政猛于虎,小巧她爹说的那些家人的经历,他们安城哪一家没遇到过?

金大娘在台下哭得凶,虽然她如今儿女都还在,头上公爹和婆婆也不缺,但她娘家就和小巧家一样啊,她和小巧一样早年娘亲就饿死了,爷爷奶奶也都上吊自杀,想一想自己,再看一看那站在台上亭亭玉立的小巧,金大娘神情恍惚,她觉得台上的不是什么外乡人,那就是她家的一家人!而她在看的,分明就是她自己的故事啊!

无数个如同金大娘一般身世的安城百姓坐在台下,双手捂住嘴巴哭泣自己因为粮食饿死的亲人,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大姐、小妹、小弟……

小巧作为涉世未深的小姑娘,悲伤了一会儿后站出来安慰自己的爹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