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页

外乡结伴而来的举子们刚到都城, 就被他们提前一步抵达的其他同乡给拉着到月下书斋买了本《雅俗——致游子》特刊。

“何必花这个冤枉钱买本书?里面难道有科举秘籍么?还是别买了,我得省着点钱交房租,李兄啊,你还是快带我去找房子住下吧, 不然怕是要没地方住了!”

陈盛拉着同乡做势就要往书斋外走。

陈盛是从龙阳到都城来参加科举第二场省试的举子,但这并非他第一次参加省试了,在此之前, 他曾两度来到都城考试, 加上这次, 已经是第三次了。

神奇的是,他对于自己之前参加的两次科举考试究竟考了什么题目而他又写了什么答案半点印象都没有,倒是对都城那比龙阳高出了不知多少的的物价印象颇深。

他倒是想早早地就到都城来,好在都城物价还没涨的时候先到客栈要间房, 让自己过得不至于如此拮据,但奈何,他却是龙阳人。

龙阳是姜朝皇族的出生地,与此同时也是个偏远的小城,距离都城路途遥远,并且道路也很难走。

想要从龙阳到都城,先要走一段山路,然后要到码头坐船沿着晋江行驶,上岸后还要再赶一段路,哪怕陈盛在天气刚回暖、晋江源头冰雪消融、水势上涨到刚上涨可以开船的时候赶上了最早的那班船,等他抵达都城也已经七月份了。

可进入了七月,都城的物价就比过年时要翻上两倍!

原本都城作为天子脚下,物价就是一般的小城赶不上的,再这样翻两倍,对于屡试不第的陈盛而言,每一次赶考,他否备受煎熬,怀揣着家中父母和父老乡亲攒下来给他的钱到都城,看着那物价,心头就涌起一股无力之感,只觉自己就是长在全家人身上的“蛀虫”。

所以今年,吸取教训的他早早地就寄信给自己上一次科举考试认识的越山士子李兄,越山距离都城只有半个月的脚程,李兄必定早早就能抵达都城。陈盛就是寄希望于让他早点到然后帮自己以一个较低的价格租间房——

所以为什么不带他去租房子而要带他来这个书斋买什么《雅俗》?!

他的钱都是父老乡亲七拼八凑为他凑来的!每一笔都要花在刀尖上!

难道买了这本杂志他就能租到便宜的房子为自己省下不少盘缠吗?!

“陈兄真乃神人也!”大兄弟你猜对啦!这本书就有那么神!

他这位提前了两个月抵达都城的朋友李兄露出了一个夸张的表情,在陈盛将信将疑之下,硬是拉着他返回把那本《雅俗——致游子》给买了回来,然后就带着陈盛出了门往对面的酒楼去吃饭,一边等着上菜一边让陈盛趁着这点时间好好看一看这本都城特有的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