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064

因为太上皇的去世与皇帝的大肆抄家,今年这个年过得是战战兢兢,淡白无味。

林蔻与甄赋虽然并未牵扯其中,可周围邻居与镇国将军府也都是这样的氛围,以至于林蔻与甄赋今年这年也没能过得太好。

索性皇帝自己也知道一次性大批量地抄家有些吓人,所以在过年之后,为了不让朝野内外……更准确的说,是不想让老百姓因为他的行为而感到害怕,无法继续之前的平静生活,皇帝在大批量抄家之后,很快就在正月初一这天大封后宫。

皇后的嫡子被封为太子,其他皇子虽然没有封王,却也都给人赐了婚。

而其他妃嫔,只要不是封无可封的贵妃,又或者之前犯了错、惹了皇帝厌恶的嫔妃,在大年初一的大封之中也都得到了晋封。

此事本来与林蔻甄赋等人毫无关系,却因为这次大封后宫中竟然出现了贾元春,而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

贾元春原本受到贾家波及,从万众瞩目的贤德妃变成了小小的贵人。

但在这次大封之中,她又由贵人晋位成了嫔。

虽然还是不得宠,却到底成了一宫主位,可以自己当家做主而不必受人管辖了。

贾家很快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但比起贾元春第一次封妃时的欢欣雀跃,贾家人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的第一反应,竟然是担心与防备——

难道又有哪个贾家人犯了事儿,所以引来了皇上的注意,皇上准备对贾家出手?

这样的猜测让贾家上下,甚至于贾家那些庶支旁系都被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要知道,贾家落得如此境地的开端,正是贾元春被封贤德妃——

这么多年过去,贾家人早已反应过来了。

明明是宫里的贵人晋封的好事,贾家上下却对此如临大敌,倒是让人在哭笑不得之中又带了几分唏嘘感叹。

但好在,皇上这次大封后宫并非别有居心,只是为了安抚民心而已。

没见大封后宫与立太子之后,原本战战兢兢的百姓都为此而感到高兴,处处与人闲谈,全然没有了之前的紧绷与害怕?

额……

虽然大臣们对皇帝安抚民心的手段没什么感觉,但,皇帝本也不是为了他们。

百姓得以从之前的抄家之中缓过来,安居乐业,可以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小日子,皇帝就很满意了。至于大臣?会害怕的必然心中有鬼,他一个一个地将那些大臣的名字全都记在了小本本儿上,然后交给了血滴子严查。

若是查不出什么还好,可若是查出来了……

贾家得知此事后,这才放心庆祝起来。

不过也不敢太夸张,担心惹来了其他人的注意,给宫里的娘娘招了灾。

-

因为国库有了大批进项,官员又被皇帝砍倒了一批,朝中各处几乎都缺人。是以甄赋这些在翰林院任职尚未到期的官员与庶吉士们,就被皇帝指派给了各部。

甄赋被皇帝扔去了户部,让其给户部帮忙。

因为皇帝听说户部如今使用的各种表格与计数方法等,都是甄赋的妻子提出——

既然是妻子提出的,那甄赋这个做丈夫的总不能一点儿不会?

于是皇帝大手一挥,便将甄赋指派给了林如海。

甄赋哭笑不得,但他也确实知道如何阅读并绘制那些表格,阿拉伯数字与十进制等物他也在林蔻的耳濡目染下早已学会,所以被指派到户部之后倒是很快就适应了户部的工作内容,并很快在其中混得如鱼得水。

就是户部的工作过于忙碌,以至于甄赋如今下班的时间都延迟了不少。

好在小豆儿如今已经两岁多,已经不难带,且正是最可爱的阶段。即便是对小孩子不感冒的林蔻,在带着一时期的小豆儿时也总忍不住母爱泛滥,与小豆儿的感情都好了不少。

就是吧……

林蔻的行事风格真的很有一种老太太的既视感,她带孩子的时候,这种既视感更是格外强烈——

首先便是溺爱孩子,只要小豆儿喜欢什么,或者不想要做什么,林蔻都只会点头满足;其次便是,她格外喜欢将小豆儿打扮得花花绿绿,尤其喜欢将孩子穿得跟红包似的。虽然她审美不错,打扮出来的孩子并不丑,但让两位嫂嫂看到了,也只能微笑以对;最后就是,她格外喜欢给小豆儿喂食物,不管是正餐还是零食,反正只要自己有的,就绝不会差了小豆儿一口吃的。

于是尽管小豆儿并未遗传到林蔻的易胖体质,他也仍旧被林蔻给喂成了一个球儿。

这颗球儿每天在林蔻面前蹦蹦哒哒,活泼得吓人。

林蔻也不觉得和小孩儿玩游戏有什么不对,不但小豆儿喜欢的游戏她会陪着玩,她还会从自己的记忆中搜罗出自己曾经玩过的游戏,然后带着小豆儿一起玩。

一个大孩子带着小孩子,倒是把甄赋给逗得不行。

小豆儿却格外喜欢林蔻,整天都粘着这个愿意陪他玩泥巴的母亲。

——若非如此,甄赋还真不一定能安心在户部做事儿。

但甄赋在户部属于借调,本身是没有官职的。

他身上挂的,还是翰林院侍读的职位。

所以当户部的账目终于算得差不多了,甄赋这个从翰林院借调过来的官员自然就只能回到翰林院了。

但有过之前的经历,所有人都觉得甄赋三年任期结束,肯定会去户部。

最后的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甄赋是板上钉钉的户部人时,皇帝再次盯上了甄赋,直接将人从翰林院拎走,扔到了工部。

所有人:“???”这是什么操作?

但皇帝这样做了,大家也不好多说什么——

皇帝之前抄了那么多官员的家,朝中幸运留存的官员唇亡齿寒,可不敢得罪了当今的皇帝陛下。

甄赋对工部的很多事情也不懂,但他算数不错,于是就干脆给工部官员们打下手,专门核算数据,与查漏补缺。

别说,虽然他只是算算数据,却给工部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

而且工部的官员与工匠们都格外喜欢甄赋的态度——

有自知之明,不懂的事情绝不乱插手、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