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知易行难兢兢业业寂寞哥打赏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040 字 2022-10-17

听完杨彪的分析,士孙瑞也觉得事关重大,不能掉以轻心。

让所有的人都能读书,接受儒门教化,这自然是好事。

可是实践起来却非常容易出问题。

一是耗费大,二是出路少。

行教化,不仅需要笔墨等物资,更需要有大量的儒生。

一个人能教的学生有限,刘协安排了二十名儒生跟着杨修见习,教授杨定军中将士。为了表示鼓励,俸禄定为六百石,二十人就是一万两千石。

如果将这个办法推广到其他营,仅俸禄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更绝非眼下的朝廷所能提供的。

若是推广到天下,则足以让负责钱粮的大司农和少府崩溃。

就算天子有钱,也愿意花这钱,那培养出来的人怎么安排?

即使以最保守的估计,太学生的数量也要翻上几倍。

朝廷哪来这么多的官职提供给他们?

大量的太学生聚集京都,正当精力充沛之时,却无所事事,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文先,此事不可大意,当及进谏阻才行。”

“怎么谏阻?以何种理由?”杨彪很无奈。“是与天子争天下英才,还是王道可观而不可行?若是有人说,你欲使北军为门生,奈何?”

士孙瑞脸色微变,立刻闭上了嘴巴。

变北军将士为门生,等于将天子禁军变成私人部曲,这个罪名足以让他万口莫辩,死无葬身之地。

“文先有何高见?”

杨彪摇摇头,神情无奈。“之前种种,已经让天子对我等老臣另眼相看,此时强谏,怕是适得其反。我刚刚训斥德祖,就是希望他能权衡轻重,适时进谏。君荣,你也催一催,莫让......

人占了先机。”

士孙瑞应了一声,心中黯然。

这次河东大族竞相贡献,自然是有所图。大量河东子弟进入仕途,至少有一半将会成为天子身边的郎官。假以时日,这些人中必然会出现二千石大臣,直到公卿。

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局面就是他一手促成的。

他留下了卫固、范先的性命,逼迫河东大族俯首称臣,迅速稳定了河东的形势,也造成了河东人大量涌入朝堂。

利弊相生,祸福相依,老子诚不我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