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话不投机

汉道天下 庄不周 1123 字 2022-11-16

荀彧来到司徒府,杨彪已经在后堂备好了茶水,就等着荀彧。

一见面,他看了荀彧两眼,嘴角撇了撇。

“听说你昨天与天子谈得不好?”

荀彧点了点头。

“主要是因为什么?”

“对文和质的观点无法统一。”

杨彪笑了,拍拍荀彧的肩膀,示意荀彧入座。“文若,我猜你就会坚持这一点,只是没想到你会这么坚决,天子面前,亦不肯缓颊。”

荀彧反问道:“杨公以为,我应该缓颊么?”

“君子治国,当问根本。只要根本不乱,其他的都可以商量。”

荀彧立刻沉下了脸。“杨公此言,恕我不能认同。礼乃儒门立身之本,自然也是治国之本,岂是可以商量的?”

杨彪摆摆手,示意荀彧不要激动。“文若,夫子有言,吾道一以贯之。这个一是什么,是礼吗?”

荀彧顿时语塞。

“吾道一以贯之”的“一”究竟是什么,儒门一直未有定论,也不是他和杨彪能辩得清楚的。但这个“一”不是礼,却没什么疑问。

在孔子那里,礼固然重要,却肯定不及仁。

当然,这个“一”是不是仁,也是有争论的。《论语》原文中,曾子的理解就是“忠恕”。虽说这句话出自《里仁》篇,也可以理解为忠恕即是仁,但毕竟没有明说,还是有争论空间的。

儒门的学术就是这样,很多事情看似很确定,但细想起来,却又不是那么确定。

关于礼,儒门有个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即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荀子在最后,名声也最差,很多人都不愿意提他。

原因也很简单,他有两个法家弟子,将他提倡的礼向前推了一步,变成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