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页

“殿下这是做什么?”杜欢哭笑不得:“我出去是有事要忙,你身上有伤,可不敢误了吃饭喝药,免得影响伤口恢复。”

封晋幽幽看她一眼:“你跟一个说书的老头子有什么可说的?”

他原以为只是应酬几句,一盏茶的功夫就回来了。

杜欢露出一丝坏笑:“旁人往你我身上泼脏水,殿下伤着,我总不能干看着吧?”

话中的回护之意取悦了端王:“原来你是出气去了?”

杜欢指挥芳晴把小桌子摆到床上:“先吃饭,过几日殿下就知道了。”

郎洵从端王府回去的次日,端王遇刺之事便开始在街头巷尾流传,有鼻子有眼,细节之处令人疑心他当时在遇刺现场。

有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并不是魏太子跟端王互打,而是两人同路遇刺啊?”

也有人质疑:“喂,说书的,你说的有鼻子有眼,难道当时你在场?”

郎洵已经得了遇刺现场的杜欢亲口所述,保证与事实并无出入,但这位证人要严防死守不能泄露,他于是启用了杜欢交给他的应对之法:“此事乃是端王府侍卫,还有魏太子身边的人亲口所说,你们要是不相信,要么去端王府求证,要么去四方馆求见,便可证实小老儿所言有无虚妄。”

寻常百姓,哪得随意进出王府与四方馆,但见他言之凿凿,便信了八九分,还纷纷议论:“端王殿下爱民如子,两国分明已经在谈判,他跟魏太子打起来,岂不是有意在破坏谈判?”

边境常年打仗,时有流民入京,百姓们自然盼着天下安定,不再有征战杀伐,听到要攀谈便很是高兴,但端王与魏太子为了女人争风吃醋还差点赔上性命,这可与他们近来听到的英明仁爱的端王形象相去甚远,心中虽有疑惑,也开始有了微词。

郎洵所说的端王遇刺一事,便是端王与魏太子携手合作打跑了刺客,但端王不幸被刺伤,性命垂危,无伤两国谈判之事。

不但如此,端王救的那个人可不是女人,而是魏太子!

当时黑衣人明明要砍的是谢润,杜欢挡在了他前面,而封晋又挡在了她前面,四舍五入就等于封晋救了谢润。

杜欢把夹在中间的自己省略,坐实了封晋救谢润之事,她已经准备好了,如果哪个魏国不长眼的跑来质问,她先用口水喷死他们。至于她的谢师兄,想来不会不承认自己被封晋所救。

没过几日,两国官员正式坐上谈判桌,蜀国长宁公主与使团入京之时,端王救了魏太子之事便在洛阳城内传了个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