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3 跨马鞍、过火盆

王铁岭在队伍后面一点,二八大杠的后架上,绑着陪嫁的两个红彤彤贴着大红喜字的箱子,看到王明远,还特意从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塞了过来:“王兄,你可是瞒得好紧啊,没想到,咱们俩还是家门!”

很显然,他已经从李海波那里知道了王明远的真实姓名。

这两个家伙,还真是无话不说啊。

王明远尴尬地笑笑:“理解……赶紧去忙吧,掉队了可不好。”

王铁岭点点头:“回头聊!”说完,骑着其行车追上接亲的队伍。

见一行人远去,李海燕回头冲着王明远笑笑:“我还得回去帮忙,我带你抄近路吧!”

王明远也不想在这大街上熘达,来卖过好几次东西了,对他眼熟的人可不少,要是被人认出来,对李海波可不是什么好事,还是得低调些。

他点点头,随即快步随着李海燕钻进了狭窄的巷道,七拐八弯走了没一会儿,来到一座大院。

“我家就在芒县的单位大院,这院子里住着十多户人家,都是工商局的。”

李海燕简单介绍后,率先进了披红挂彩的院子。

王明远刚想跟进去,就见接亲队伍到了院外,有人点燃爆竹,噼里啪啦炸了起来,他刚忙捂着耳朵避让一旁。

就见李海波停下自行车,在同伴的帮忙下稳住车子,然后背起新娘进了大院一直到了自己门口才放下来。

在临进门的时候,看到有人摆出了马鞍。

新娘子在李海波的搀扶下,羞涩地跨过马鞍,立刻有人在她临跨过之际,抽走马鞍,紧接着又有人在前面摆放了火盆。

新娘子进门的时候要跨马鞍、火盆,然后进屋,跟长辈见礼,送入洞房。

这个流程,王明远是知道的。

这是汉人结婚举行中式婚礼时很常见的情形。

王明远曾参加过几次亲戚朋友的魂力,也正是因此,回去后好奇地问过老爸老妈,得知这一过程,不仅仅只是美好的寓意,还大有深意。

就比如跨马鞍,鞍音同安,祝愿新人长久平安这只是其一。

信念前脚跨过马鞍,后脚抬起还未落地时由全福人(上有父母下有子女的人)抽掉马鞍,则是烈女不嫁二夫,好马不配鞍之意。

而接下来的跨火盆,一方面是寓意日子红红火火,另一方面则是去除霉运的意思。

这礼节,在唐宋时期尤为盛行,也是一种文化传承了。

只是在这种时候,敢这样做已经是非常大胆的举动了。

要知道,这在前几年,可是被认为是封建陋习的。

所以,在跨马鞍和火盆这两个环节的时候,就显得很仓促,两人快速通过后,马鞍和火盆立刻被撤了下来。

接下来就是给长辈见礼了。

王明远没有进去,但从里面传出的声音上能听出,他们还专门请了县上的领导做了证婚人,随后被送入洞房。

王明远小时候被拉去和另外一个小女孩一起滚过新床,寓意儿女双全。

王明远犹自记得,那些撒在新床上的大枣、花生、桂圆和莲子四样东西,大枣和花生,当时被他捡了不少装袋子里当零食吃,到了后来才知道,放那些东西在床上,寓意早生贵子的意思。

现在看到这情形,王明远倒也觉得特别有意思,心想着,自己某天结婚了,也好好办场地道的中式婚礼,这比请上帝做见证强太多,文化底蕴在那放着呢。

堂堂国人,找莫须有的老外见证,这不扯吗?哪有凝聚了亲朋好友祝愿的中式婚礼强?

将新娘送入洞房后,李海波终于有时间了,出门简单跟几个熟人打过招呼,立刻就朝王明远走来。

“感谢王兄来参加我的婚礼。”李海波满脸笑意,眼睛却不时瞟向王明远提着的东西。

看出这货是冲着礼物来的,王明远也不墨迹,将东西递给他:“以后还得李兄多多照拂才行啊。”

“必须的……被举报投机倒把加上立了二等功一系列的事情,你现在可是芒县的名人,我还怕以后高攀不上呢。”

“这话说的……听你这么一说,我以后卖东西怕是得低调一些才行了。”

“倒也不必要……上边有了新的策略,卖东西,不会管得特别严。”

“为什么?”

李海波将王明远拉到一旁:“咱们这边情况特殊,现在采取的是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策略。

要知道,最跳的是安南内部的那群人,靠近咱们这边的安南边民可不是这样。

在他们困难的时候,咱们国内可是大量的物资往他们那边送,对他们进行了多少援助,帮了多少忙,安南边民们可都看在眼里。

他们很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所以啊,他们绝大多数人是反对这样的战斗的,其中有不少人,甚至想要迁到我们这边来。

为了维护边疆稳定,一方面武力对抗安南那些走极端路线的猴子,另一方面也得做好安南边民的工作,鼓励边境贸易就是其一。

既然是鼓励边境贸易,那么买卖自然得松懈些,只要不是特别过分,通常情况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你就放心吧。”

还有这样的转变?

对于王明远来说,依然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很多做倒爷的人,倒卖的东西,不少是由云省边境这边流入的原因了。

(云省在80年开始鼓励边境小额贸易,商贸环境比很多地方好得多,打击办也没有很多地方严厉苛刻是有特殊原因的,到了84年,还出了明文规定:自找货源、自找销路、自行谈判、自行平衡和自负盈亏的策略,很多货物由此流入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