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9 土法“水泥”

他说自己知道制作土法水泥的方法,效果很好。

这反倒引起了王明远的兴趣。

见王明远打消了买水泥的想法,张守忠召集几人把家家火塘里平日烧柴做饭,柴火燃烧后剩下的草木灰弄了不少过来。

这些灰尽,平日里往往都是当肥土往自家地里倒的,感觉没什么大用,都很乐意给王明远送来。

灰尽被几人用细孔竹筛子筛选去除杂物,又找来大水缸筛选出的细粉放入缸中,搅拌均匀后,沉淀了半个多小时,然后将缸中沉淀层上方的水倒掉。

王明远本以为这样就能使用了,没想到,几人找来更多的柴火,将这些沉淀物弄成一团一团地放到柴火上,点燃大火勐烈焚烧。

按照张守忠的说法,是要等晾干才能二次烧制的,不过,现在天阴,大伙正好趁机烤烤火,至于那点水汽,完全不是问题。

大概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被烧得通红的灰团被一个个扒拉出来,等冷却后,重新敲碎敲细,在水中化开,直接用来和筛选出的红土混合搅拌。

那些本来黏性就不错的红土,一下子变得更黏了。

别说,还真有了水泥的感觉。

随后,几人将搅拌出的粘土,直接上手,层层涂抹在嵌了不少炼铁后剩下的废渣的茅坑四壁,虽然不平整,但看上去确实不赖。

这些废渣曾经是在某段时期炼钢留下的东西,王明远骑着脚踏三轮,朝着陈家沟的土路走了两里地,很容易就在路旁已经被杂草掩盖,早已经破损坍塌的土炉旁找到成堆的废渣,跑了七八趟趟,就拉回了足够的量,也将他累得够呛。

当初之所以选择靠近张家坳的地方建这些炼钢用的土炉,王明远听张守忠说,主要就是因为这里更靠近山林,很容易获得木柴作燃料。

事实上,当初也就在这里折腾炼钢一个多月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就结束了。

那时候,可是全员参与,都在为钢铁产量用多长时间超越某国这一目标连天连夜的忙。

王明远听得苦笑不已,用木柴温度不容易提升起来,铁矿的品相也无法保证,可想结果注定不会太好。

但那时人们响应号召的积极性真不是盖的,都在为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着。

至于化粪池的顶盖,也被几人砍了不少细竹子,先铺了一层结实的木头,又放上竹子作筋骨,浇上了这种混合了炼铁废渣粘性极强的混合物,防止猪崽、孩子之类的掉落。

无论如何,花了两天,猪圈搞定,茅房也搞定了。

至于这水泥的效果,还得等干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