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卡在游戏里的第一百七十八天

首先来汇报自己最新成果的是房车表部长。

他之前被秦总委以重任,负责与各国公司代表洽谈自家作品版权贩卖的事情。作为秦家娱乐公司第二肱股之臣(第一是陈相小助理),房部长一直以来都被公司上下尊称为秦总的“诸葛孔明”,为了公司真的可以称得上是鞠躬尽瘁了。

会议一结束,他就立刻去联系了d站的负责人,向他借了几个翻译人才——

d站因为秦总的高要求,一直在细化国际版的内容,为了应付d站国际版越来越多的人流量、评论和各种资源,从国际版上架以来,一直保持着每个季度持续不断高薪招纳翻译人才。

甚至还与h市所有有外语专业、小语种专业的大学都签订了协议,以提供大量暑假、寒假、大四毕业等实习岗位为交换条件,换取大学里将最优秀人才优先介绍到d站……都混到这个份上了,可见d站翻译人才之紧缺,以及翻译人才之多!

有秦总的最高指示在,d站的负责人虽然不太情愿把人借给房车表部长(他们网站真的太缺人了,三班倒都倒不过来),但还是捏着鼻子借了三个人给他。

第二天房部长就亲自去d站所在的那一层领人,然后与早就盼望着能够和秦家娱乐商谈版权事宜的在门口排着队的公司们一个一个面谈。

房部长没有走类似拍卖的这个常见路子。

“这样虽然确实很公平,我们也确实能从里面找到出价最高的公司与他们进行合作,如果换成是以前,没有遇到秦总您的时候,那我一定就选择价格最高的了。”房部长在讲述自己这段经历和选择的时候还小小拍了下秦总的马屁。

“但是这几年,秦总您的选择方式,让我学会了很多。”

房车表部长指的是前几年,秦总当时还想着要倾家荡产的时候,每次选择合作对象都不是选择里面给钱给的最多的那家,而是选择最少的那家,不仅选择最少的那家,还会主动给对方让利。

其实心里是想要房部长选择出价最高的那家公司的秦总:“……”就,有苦说不出tot

“我先走了d站国际版的路子,了解到了所有有意向和我们合作的公司在当地观众心目中的口碑。”

就像华国的观众已经认准了“秦家出品,必属精品”一样,国外也一定有这样的团队,在拍摄作品的时候会比其他的团队要更认真负责一点,如果能和这样的团队合作,哪怕对方出不起最高价,房车表部长觉得稍微让一下利也是可以的。

“毕竟这类买卖不是单纯赚钱而已,也是在赚公司口碑,如果我们把剧的版权卖出去了,对方拍出来效果不好,那会影响到我们接下来其他作品版权的交易!”

这就跟某家加盟店里被人发现后面厨房的厨师烧菜连锅都不洗一样,哪怕这家加盟店本身与其他加盟店是完全独立的,也会影响到观众、合作方对于其他加盟店的印象,从而有可能做出“再也不去叫这个名字的店吃饭”或者“不能加盟这家店有可能会倒闭”的决定。

“所以在与各公司商谈的时候,我没有把价格率先拿出来谈,而是询问了每一个公司,如果我把作品的版权卖给了他们,他们的下一步会怎么做?他们会怎么拍我们的综艺节目或者我们的剧?预算大概在多少?主持人或者主角有没有确定人选?就算人选没有,在哪个梯队选人的想法确定了吗?是否愿意把这些保证内容写到协议里?”

我们很难隔着一个国境线去干涉另一个国家、另一个公司要怎么摆弄我们的“孩子”,但通过这些承诺,我们起码能保证就算对方要大改,这部作品最起码还是能看的。

秦总get到了房部长的意思,心里更苦了。

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她当然是喜欢房部长的这种选择的,没有一个观众想看一部从头到尾都是屎的烂剧,房部长的这种处理,起码可以保证哪怕这部剧未来真的还是被拍成了一部烂剧(这年头经典被翻拍成烂剧的情况还挺多),起码演员的颜值/服化道啥的还是能看一看的。

她就是有点可惜自己被损失的钱。

合同永远都是公平的,你其他的条款要求增加了,那么相应的,你必须要降低对方在购买上面的价格,不然谁会愿意和你合作呢?

“至于价格……其实没有降下来。”房部长挠挠头。

“最后我们还是以最高价成交的所有交易。”

是的,即使没有如同拍卖一样的贵中选贵,房部长还是以全场最高价成交了他手里的每一笔交易——

因为这人心黑的无师自通的学会了搞搭售。

就拿脚盆国和棒子国为例,两个国家因为历史原因,与华国在文化上面都有许多共通的地方,这两国的公司最馋秦家娱乐的就是秦家娱乐出品的古装另类宫斗剧《后宫嫔妃传》了,所有项目里,他们最积极最想要的就是这部古装剧的版权。

房部长先和他觉得拍摄水平不错的公司谈了翻拍时候的主演人选和拍摄经费底线,然后就和负责谈判的经办人玩起了搭售——

“比如连带着《后宫嫔妃传》的版权,我们还与对方公司商谈委托对方公司代理《后宫嫔妃传》同名手游的事情。”

《后宫嫔妃传》当初为了把秦总给他们批的经费花掉,是有做一款同名手游的,本来房部长就有心思要把这个手游连同这部剧一起国际化,既然如此,干脆就一起搭售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