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这是常事。交战过程中,原本就需要战歌来激昂士气。

可这会儿,那群大周人口中的,竟然是契丹话!他们唱的,竟然是一首契丹歌谣!

里面描述了草原上的水草是如何丰美,牛羊是怎样健硕。天高海阔,长鹰翱翔!

歌声宛若浪潮,重重朝着夜幕之下的城墙压来。

虽然距离入秋还有一段时日,乌苏可汗听着,却止不住战栗。

尤其是当他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自己身侧、身后也有契丹人跟着哼唱那首歌谣的时候。

他猛地回身,一掌抽在那哼歌之人的脸上。

“啪”的一声,所有人都懵掉。

城墙一片寂静,唯有外间的歌声仍在回荡。

乌苏可汗面色冷沉,说:“传令下去。若有和那些大周人一起唱的,一律丢进‘羊圈’!”

听到他这么说,旁边的人面色一肃,再不敢开口。

要知道,早在半旬之前,城中就再也没有牛羊了。

可汗这会儿说的“羊圈”,里面囚的,是另一种东西。两条腿,两只胳膊,直着身子走路,俗称“两脚羊”。

……

……

乌苏可汗靠强令让自己身边的人安分下来。无论有没有跟着外间动静思乡,至少面儿上绝对不会表现出来。

但在赭城之外,另外几座城市,就没有这样稳当了。

的确,契丹人也会觉得大周的城市舒服。尤其是冬天,炕上何其暖和。

可这会儿还没到最冷的时候,他们不需要一天到晚都窝在炕上。于是,城中的种种“缺点”被凸显出来。

再宽阔的街道,对比草原来说,都显得狭窄。

再能填饱肚子的“两脚羊”,对比真正牛羊来说,都有不足。

再说了,大群人聚集在城中,久久不开启城门。一日日下来,城中不可避免地聚起污秽。

汉人又总唱着契丹歌谣。草原的模样一次次在契丹士卒们的梦中出现,终于有一天,有人无法忍耐,欲要悄悄出城。

然后,迎面撞上了早在等待的大周军队。

冬日到来之前,大周又破五城。

如此一来,唯有一座赭城未被收复。

郑易作为“乌苏可汗”,在契丹之中,毕竟是有些威严的。

因他下令,赭城中的防备始终没有松懈。是有人也想悄悄溜出,可郑易说话算话,转头就将人丢到“羊圈”。

在郑易看来,这是维持赭城秩序的必要手段。

他每日巡逻,忙得不可开交。

期间还和郭信争吵数次、被郭信质问数次“那些可都是在赭城住了数十年的人,其中还有你我从前去过的酒家老板、为士卒看病分文不取的大夫,如今如何就成了‘两脚羊’”。

郑易听得心烦。他自然知道郭信所说,所以那些人一时也没有死。最先被吃的一批“羊”,可都是捉来的俘虏,另有乞丐、流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