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反骨之人 阳关大盗 2568 字 2022-08-26

而‘承远’两字,则是取古德所撰文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道之所存,师之所承矣”之句,正是喻意承前启后,愿山云先贤之志,传承致远。

古骜身着这几日新置办的亚黄色锦服,按照礼仪,趋步上殿。此朝代以紫为尊,古骜选亚黄,尤是心慕土德“地势宽,君子以厚德载物”之意。社稷为宗,根土为社,农本为稷,这袭锦衣便是古骜心中,黄土地之本色。

穿过第一道殿门,来到正堂之前,古骜恭敬抬眼,只见山云子正岿然坐于上首,发须皆白,而在山云子的身后,挂着两幅对联:

上联是,“静看世间三千年”;

下联是,“欲栽大木柱长天”;

古骜跪拜上前,向山云子一叩首:“学生拜见老师。”

山云子如例依次而问:“为何选此色为服着身?”

古骜二叩首:“禀老师,土德为大。”

“将以何志为学?”

古骜三叩首:“吾无过人者,惟于坚忍二字颇为着力,常欲以久制胜。”

“好!”山云子苍老而悠长的声音回响在大殿。这时,有侍者捧上山云书院历代门人名册,高举过顶 ,躬身趋步来到山云子身前,双手奉上。

山云子提笔着墨,翻开锦卷,在自己的名前,为古骜写下一条初评:“弟子古氏骜者,于闰年春月十五叩门,生于芒砀山农家,资质俊毅,殊为难得。”

落毫收墨,山云子将笔放在一边,那侍者小心翼翼地再次将名册卷起收好,仍是双手捧着退下。

“古骜听训。”这时候一直侍立在山云子身旁的简璞出声道。

“弟子在。”古骜闻言俯首。

简璞为山云子朗声宣道:“凡事有可今日为之者,断不可留待明日,有因一日之迟而误事机者矣。你可知道?”

“是,光阴似箭,不可虚度!”古骜答道。

“你当知,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是,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古骜答道。

“拜!”随着简璞的轻喝声,古骜拜了一次,简璞走上前去,用浮尘扫着古骜的脊背,除去灰尘,寓意‘垢不留心’。

“再拜!”简璞再次用浮尘扫着古骜的脊背,除去灰尘,寓意‘污不留行’。

“三拜!”简璞第三次用浮尘扫着古骜的脊背,除去灰尘,寓意‘以清明处世,再还世一片清明。’。

“起——”

“拜师礼成——”

侍者将写有古骜名字的绢帛放如锦盒之中,古骜便从此成为了山云书院院首的记册弟子。

所谓记册弟子,拜师时都会由院首写上“初断”,等日后学有所成,一展所学之时,再由院首写上“结语”一栏,比如之前那位扬名天下的太尉,他在这卷宗上的结语便是:“匡扶社稷之臣。”

而古骜的结语之处如今空出,他的未来,将留给他自己书写……

这日山云子初收了古骜,并不急于讲学,只是领着古骜穿过了承远殿长长的回廊,向深处走去……

只见回廊的尽头,是一扇门,两位侍者为山云子躬身而启,山云子卷袖而入,古骜随之,进到内里,古骜不禁大吃一惊,原来这间屋子中书架排列的密密麻麻,贝联珠贯,其上叠放着的,竟然全是典藏竹简,在书架耸立的高处挂有小木牌作为提示:《上郡郡志》,《渔阳郡郡志》,《巴蜀郡志》,《江衢郡志》,《黔中郡志》……等等不一而足。

原来历代战火中残缺不全的各郡郡志,竟被人全搜集整理在了此处。所谓郡志,便是记载着郡中人户多少、产量几何、作物分类、灾年荒年、大事大纪、地理沿革、贡赋所献等的流年纪……

山云子抬袖指了指一百年前流民乍起时,朝代之分类文集,对古骜道:“你先看这些,看完之后,来告诉老夫三件事:其一,你心中海清何晏的天下是如何样貌?其二,文中所载,那时天下是如何样样貌?其三,你若生在那时,将如何入世致志,实现你心中所愿?”

古骜一眼望去,眼前是看不见尽头的竹简书架,万类不齐,便伏身颔首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