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豆腐东施 玉案青 2194 字 2022-08-26

第62章 立誓

同一时间,宁城城东甄家茶庄。

原本说早上就要到的赵国忠,一直拖到下午才姗姗来迟,让茶庄上下所有人等得焦急无比。

甄之恭更是狂躁,差点扔下一堆摊子拍拍屁股走人,好歹被周福生等人苦口婆心劝了半天,才勉强忍耐下来。

不过如此一来倒是让茶庄又多了大半天的布置时间,等那位公公真到的时候众人也更有底气了一些。

赵国忠不过是个六品宦官,来时的排场却比官职四品的宁城太守还要大,坐着八抬大轿,随行的侍卫与仪仗队伍足足排了一里长。

好在茶庄当初创立时甄家斥了重金,修建得极有气派,屋宇房舍建了一大片,如同一座规模不小的度假山庄,足够容下这数百人。

赵国忠年过五旬,长着吊梢眼,长马脸,说话尖声细气,阴阳怪调,绝大部分茶庄人都是头一回见到活的太监,背地里都暗笑不止。

甄之恭虽也是第一次与这位公公直接打交道,但往年向宫中进献贡茶时连带着孝敬打点的无数份礼品中也少不了这位一份,因此见了面时两人表面上寒喧甚欢,一团和气。

然而,等赵国忠进了茶庄,见到西边三座山头光秃秃黑乎乎的,不说茶树,连野草都看不到,立时便沉了脸,“这怎么回事?”

一边陪侍的茶庄管事梁兴赶忙解释:“回禀公公,是这样的,这三座山的茶树已有将近三十年的树龄,出产的茶叶已经开始老化了,品质也跟着下降,所以我们前些日子全部砍了,打算重新栽种新树。”

这个说法在昨天就由甄之恭提出,并在全茶庄上下统一了口径,而那些救火受伤之人由于得到了妥善安置和抚恤,对甄家非但没有半点怨怼,反而更加忠心,所以不会对外说出不利于甄家的话来。

若照实说有人蓄意纵火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如今却连纵火嫌犯是谁都不知道,不但会大大有损茶庄名声,还会引起宫中对甄家的不满和疑忌,因此甄之恭早在当日灭火之后经过慎重考虑就决定对外隐瞒真相——当然,纵火犯是一定要追查到底的,绝对不容姑息。

赵国忠明显对这个解释不怎么相信,斜着眼道:“既然是砍树,怎么山上都是黑的,像是用火烧过一样。”

梁兴紧张得手心冒汗,面上却依旧镇定,“公公真是英明,这几座山的确在砍树后又放火烧过,不过是为了清除杂草野树和土里的有害虫蚁,而且草木成灰后还可肥沃土壤,以便新树能够更快生长。”

赵国忠对农事没有半点概念,听梁兴不慌不忙说得头头是道,当下不信也得信了。片刻后吊梢眼一转,又问:“那你们这回要进贡的十担茶叶呢?”

甄之恭略一躬身,不卑不亢道:“回禀公公,已经备好了,本来打算这几日就派车送上京城,既然公公今日亲自大驾光临,不妨现在去查验一下。”

赵国忠一脸严肃地点头,“这是正事,马虎不得。”

当下一行人来到茶庄库房,便见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十抬红漆木箱。

甄之恭将手一抬,“公公想验哪一箱?”

那十只木箱从外观上看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赵国忠来回扫了两眼便随手朝第六只木箱一指,“就这一箱吧。”

甄之恭立即吩咐:“梁兴,开箱。”

梁兴应声上前,掏出钥匙将木箱外面挂着的黄铜大锁打开,掀开木箱顶盖,里面是一只防潮固味的锡制内箱,再用另一把钥匙将锡箱打开,然后揭开最上面的一层防潮桑皮纸,现出下面嫩绿光润条索齐整的茶叶来。

赵国忠虽然不种茶,但久居宫中也是品茶高手,一见那茶叶的外观便知是上等好茶,无可挑剔,品质绝不亚于往年甄家进献的贡茶。

甄之恭微微一笑,转头又道:“周叔,取茶具和一罐茶庄自产的甘泉水来,泡一壶茶给赵公公解渴。”

周福生正要应下,赵国忠摆摆手,“不必了。这些茶可是献给宫中的主子贵人们喝的,杂家怎敢僭越。”

甄之恭也不坚持,顺势道:“时候不早了,公公远道而来旅途辛苦,鄙人已在庄中备下酒宴为公公接风洗尘。”

赵国忠漫不经心地随着他往外走了两步,突然又转身指着旁边第一只木箱道:“把这一箱也打开来杂家瞧瞧,好象闻到味道有点不对。”

梁兴周福生等人的心登时悬到了嗓子眼,紧张得大气也不敢喘,甄之恭却依旧面色不改,从容道:“开箱。”

梁兴只得再打开第一只箱子,揭开桑皮纸后,便见底下茶叶的色泽与形态与之前开的第六箱完全一样,并无二致。

赵国忠挑了挑扫帚眉,若无其事道:“这茶叶倒是不错,估计是这屋里生了潮有点霉味。”

甄之恭马上道:“梁兴,还不赶紧派人来打扫,再运些木炭进来除湿。若让这十担贡茶受了潮,本大少唯你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