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上比试

殿上比试

除夕将至, 侯府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温盈得主母赏识, 在其忙碌之时便被喊去帮忙了。

虽然侯府也要进宫赴年宴, 但还是会在晌午的时候,除却徐氏与那三娘外,其余的弟子嫡女, 庶子庶女便坐到一堂吃一顿团圆饭。

但说是团圆饭吧, 可因嫡长子却是不在,也算不得是团圆饭。

沈长震镇守在边境已经是第二年了, 今年的年节是肯定不能回来的了, 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回来过。

温盈想起沈寒霁说要去东疆的事情, 心想他兄长还守在大启和东疆的边疆北境, 沈寒霁进入了东疆, 或许沈长震在边境还能对东疆震慑一二, 护他平安。

再说去给主母帮完忙后,温盈便让下人去喊了沈寒霁,随而去徐氏的院子用饭。

如今她到主母跟前去帮忙, 常常到福临苑去, 徐氏心里难免会有些不对味。

毕竟儿子是亲儿子, 媳妇也是亲媳妇, 可却与自己不亲近, 怎可能不吃味?

再者临近除夕,徐氏的院子到底是冷清了些, 温盈心底的那杆秤也得持平来。

持平了这关系后, 现在只需为这宫中年宴做准备了。

说起宫中年宴, 得邀的贵眷都应当是高兴的,但户部尚书刘家父女俩却是高兴不起来。

刘语馨忐忑不安的站在父亲的书房中, 小心翼翼的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父亲。

刘尚书坐在书桌前,手扶着额头,头上的头发似乎都因为这些日子心力交瘁而长出了许多的白发。

看着,好像比年初的时候老了好几岁。

刘语馨酝酿了许久,她才敢问:“父亲,我能不能不进宫参加年宴?”

锦衣卫来刘府的那日,刘语馨腿软得差些走不动道了,也是打从心底悔了。她当初怎会想如今的局面,不仅是被人追杀,如今还被锦衣卫给盯上了。

若是知道的话,她定然不铤而走险。

那锦衣卫有多可怕,人在金都,怎可能没听说过?

进了诏狱没死得,还能出来的,不是缺胳膊少腿的,就是被傻了的。

总之进去后,就会没了半条命。她好不容易能重新再来一次,想要挽回前世造成的那些遗憾。

可为什么到头来,依旧如此?

刘尚书抬起头看向自己疼爱的女儿。

以前他只以为她只是有些娇气,不大聪明罢了。可谁曾想到她有朝一日就只因梦到一个预知的梦,便胆大妄为,不听他的劝阻,愣是想要利用这预知走捷径。

就算是走捷径,那也得走一条风险不大,不会牵连家人的捷径。

可她竟敢去威胁一个东疆的探子?!

不被发现,或许尚能因此得来富贵,可若被发现,那可是被牵连全族人的灾祸。

她怎么敢?

而前边的教训她还没记牢,她竟然还敢与沈家三郎,更想与太子说出她做了能预知未来的梦?

刘语馨并未告诉父亲自己是重活一世的,只说了自己在跌落池子中,九死一生之时梦到了往后八年大概会发生的事情。

其中便包括了裕王造反未遂的事情。

刘尚书心想既然是造反未遂,那定是有人阻止了,也或者是裕王的心思,皇上早就看得明明白白了的。

裕王造反他没有证据,且也注定是造反失败,他又何必淌这浑水?

可偏有个让人不省心的女儿!

刘尚书抬起头看向她:“五丫头,就当父亲求你了,你就什么都不要做,安排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如今锦衣卫正紧盯得咱们家呢,稍有些风吹草动,都能要全族人的性命。”

刘语馨闻言,低垂下了脑袋,不安的绞着手指。

刘尚书继而叹了一口气,有气无力的道:“五丫头,父亲对你已经完全生不起气来了。父亲别的不求,现在只求你做任何事情前都得用用脑子,你那脑子不是用来当摆设的。”

刘语馨眼眶含泪,万分愧疚的哽咽道:“父亲对不起。”

“莫要与我说对不起,你便是比旁人不一样又如何?难不成因这些际遇就能让你变得聪明,变得诸事顺遂?你要真的对不起,现在就忘记掉那些际遇。”

话到最后,刘尚书又道:“你与那吴珂的事情,我也已经知晓了。”

一听到吴珂,刘语馨顿时惊慌失措了起来,手指紧紧的抠着另外一只手的手指。

又怕,又惊慌,又羞耻。

“我早说过那吴珂心术不正,你偏不信,还觉着是为父嫌贫爱富,棒打鸳鸯。而你竟然还想着与他私奔,若是没有预知梦,你是不是就已经和他私奔了?”

刘语馨咬紧了嘴巴,眼泪从眼眶低落到了地上。

看她的反应,刘尚书还能有什么不明白的。

“五丫头呀,你何其自私,才会想着与他私奔?才会不顾你母亲,不顾你嫁了人的姐姐,和未嫁人的妹妹,乃至堂妹表妹名声?你若真私奔了,你可想过她们怎么活?”

字字句句像刀子一样,戳进了刘语馨的心窝中,眼泪也像是断了线一样,簌簌落在地上。

片刻后,她跪了下来,边哭边抹泪,泣不成声的道:“父亲,往后我绝对不会再任性,也不会再自诩与旁人是不同的了,会好好听父亲的话的。”

刘尚书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气:“皇上可以放过我们刘家,但前提是把你嫁到东疆去。”

听到这,刘语馨蓦地抬起头,挂着眼泪惊愕的看向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