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再看时,池小秋早已拎着一条净鱼走了,另一条躺在他家案板上,圆嘴还一张一合,正新鲜!

没有灶台,池小秋便拿黄泥现垒了一个,木炭没钱买,就拿干柴火引了火,这时节连个荷叶梗子都不见,池小秋照旧能找了阔叶来。

把黑鲫鱼拿麻油酱油抹了好几遍,阔叶子包裹得结结实实,再裹上一层黄泥,等到火将灭未灭的时候埋在余烬里,等了好一会,重又拿米糠火来煨。

池小秋天生便会尝咸淡,拿捏火候,火大了便撤着些,火小了便添着些,一直到锅尽火冷,她才小心翼翼抱了那团黄泥出来,往地上一摔,一层层揭开,先前还肥嫩紧实的鲫鱼早就煨得干松稣透了,稍稍一动便簌簌掉下来一些。

池小秋手一捻,尝了尝,露出笑。

虽不如家里时中吃,卖钱买些调料回来却足够了。

她忙得不亦乐乎,却没注意不远处一双眼睛盯着她,前前后后看个正着。

第3章 椒盐烧饼

池小秋拿油纸裹了整条鱼,刚要往小凤桥上去,想想却又改了方向,一路寻人问路,直奔东桥而去。

池小秋听钟应忱与她说过,北桥西桥官老爷最多,读书人也多,中桥多是普通人家,要说钱多,要去东桥。

东桥近曲湖,进栅的商船多在此处停下,牙行丝行绸缎行布行米行,沿湖比比皆是,池小秋虽不懂这么多,买东西给富人总要容易些,因此便想去那里碰碰运气。

行在此处都比中桥不同,窄水巷子宽小桥渐渐少了,路越来越宽,除了路边小摊小贩,多的是三四层的高厦,门口立着的旗幡都是五彩缂丝绣锦的,更不要说挂的招牌,乌黑透亮,上面瞄着银字,招呼人的伙计都穿得起绸缎。

那样的地方虽然气派,必然不肯放她进去。池小秋便把眼睛仍旧对准了路边摊贩,同时一碗汤面,这里卖的比中桥要贵上一两文。

虽说想要借花献佛,却不是人人都甘愿被借的。生意红火的,只听不是买饭的,便早不理她了,池小秋想了想,分出一些来准备给人尝尝。

菜是好是坏,舌头最知道。

不多时,便有一家摊主人叫住了她:“你这菜想怎么卖?”